敬老要把精神慰藉放在第一位
一年一度重阳节到来之际,全市38家敬老院和部分居民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000名老人中,逾5成有抑郁感。有专家指出,“吃饱穿暖”并非完全是老人所需,精神慰藉的空白急需填补。(城市导报10月22日消息)
在申城第25个敬老节到来之际,上海无论各个区县政府、社区街道、企业单位,社会各界都在组织形式多样的敬老节活动。但是节日来临,老人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不仅只需要节日来临的敬老活动,而是需要能够得到长久的精神关爱、平时里的照顾慰籍。上海作为全国老年人数最多的城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350万,无论是社区里的老年人,还是入住福利院的老人,在养老金不断增长、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日子里,现在越来越需要和期盼家人精神的慰藉,越来越需要子女和社会的精神慰藉和关爱。
一份对申城5000份老人心理档案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少老人表面看起来乐呵呵,其实心里并不快乐。抽样调查社区养老的1600名老人,处于轻度抑郁的有395人,中、重度抑郁的有85人,比例达30%。而在调查敬老院的5000名老人中,2098人处于轻度抑郁,402人处于中重度抑郁,比例高达50%。
老年人的快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子女常回家看看,每天抑或经常给老人打一个电话;平时里社区志愿者能够陪老人聊聊天、说说话、开开玩笑,做做游戏,这些简单的活动举措,其实都是缓解老年人精神抑郁的“良药”,解除和缓解“空巢老年”精神不快乐,或者忧郁、郁郁寡欢的有效方式,但是现在申城的年轻人和敬老院当中,真正能够做到,给予老年人平时精神关爱和“心灵鸡汤”的,其实并不很多,专业的人士其实就更少。
今年全国老龄办、全国妇联推出的新“24孝”行为标准条件:非常强调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比如象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常跟父母沟通;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新24孝”行动超过一半的标准,都涉及老年人的精神关爱,这说明现实对老年人精神慰藉上普遍存有缺失,而且非常急迫要解决的问题。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平日里经常关爱老人,多打几个电话,多去看望几次,多送几碗“心灵鸡汤”,这些看似不难的常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更需要从每一个子女做起,持之以恒,坚持长久。即使是老年人入住敬老院,由于现在敬老院内护工学历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加上不少子女的习惯想法,使得老人常常以“三饱一倒”为标准,只求吃得好、睡得好,至于心中是否郁闷,是不是开心高兴,有什么心事和诉求,往往会被忽视,基本是没有人来疏导化解,前几年申城还有意培养一批专业的老人“陪聊”,但最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很好的实施下去而中途夭折。
在上海第25个敬老节到来的今天,“精神养老” 是沪上老年人“夕阳红”岁月第一位的愿望,也是和谐城市文明指数的具体要求。所以需要探索特大型城市精神养老的创新做法,努力拓展精神养老的全新做法和实践路径。当前为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可通过社区和养老机构两个层面展开,比如本市已有部分福利院配置兼职心理陪护师,每周定期跟老人交流、组织养生讲座、参与集体活动,为入住老人送去精神抚慰,组织社会志愿者常态化的开展精神养老尊老活动,经常性为老年人文化演出、做游戏和谈心交流,在落实福利院基本职能的同时,追求“文化养老”、“娱乐养老”理念,真正打造老年人的精神天堂和享福乐园。
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整个社会层面的广大老年人,这些占全市95%以上的老人,在日常居家养老的日子里,子女和小辈的精神关爱如何真正落到实处,有常态化的精神慰藉和实际行动。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和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干部每天电话问候、安装“安康通”、常态化的文化活动、“小老人”帮“老老人”等举措,对那些需要精神照顾的老人,由政府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安排专业心理专家走进老人家庭,探索多样化的社会精神助老、尊老、敬老方法,来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营造申城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和谐安定社会环境,创造特大型老年化城市独特的尊老养老做法,满足沪上千千万万个老年人愉悦、快乐的精神世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