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相信"挑战"公信力"

时间:2012-08-10 23:50:15 来源:四川在线

  今天的“不相信”与几十年前记忆犹新的盲听盲从一样,都披着极端的主观主义色彩,它们不只是单纯的信任偏好问题,而是关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时下,有一种“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蔓延。比如,吃饭怕食品不安全,出行担心交通出事故,看病提防吃错药……特别是,面对一些涉及官场、涉及公权力的事件,公众似乎都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无论官方宣称什么,就是不相信。当政府说什么都被大众怀疑,当许多人把无原则的、不加分析的怀疑当成了习惯,这无疑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极端”之事例,往往超出了常理。近来,针对“四川达县金石乡党委书记3岁半参加工作”的有关报道,四川达县金石乡在其官网进行回应,称系网站编辑在录入简历时出现错误。消息一出,迅速成了各大网站转载的“热选”和广大网友热议的“椽头”。虽然官方一再解释这是工作人员录入时的失误,但网友并不买账,都“一个劲儿”朝“另有玄机”的方向去猜。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傻子都知道3岁半是无法参加工作的,录入失误是完全可能的。这是一起典型的不问情由的“不相信”。可是,为何公众不愿放过这么一个小失误呢?其原因恰恰在于太多的不诚信推升了公众的不信任感——屡屡曝光的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诸如山西河津建设局局长11次篡改简历、河北29岁县长的简历是机密,等等。正是这些公权力“作假”,一次次“挑战”百姓敏感的神经,才导致百姓对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满怀质疑。

  “不相信”只是表象,真问题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近年来,“瓮安事件”、“湘潭女神”、“天价香烟”等热词不断,背后是百姓对政府及其官员公信力的诘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政府公信力是执政的基石,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的“不相信”与几十年前记忆犹新的盲听盲从一样,都披着极端的主观主义色彩,它们不只是单纯的信任偏好问题,而是关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公信力下降,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是首要因素。正如有的论者所言:“政府运行不公开,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行政行为缺少法治化、民主化等因素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各种非理性行政行为客观存在,政府内部不断涌现各种形式的“特殊利益群体”,官员腐败层出不穷,使得百姓对政府的认同不足,直接导致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其次,就外部环境而言,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而透明,“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体制改革势不可挡,都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再则,从大众心理层面来看,由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其预期的满足程度,因此,公民意识的觉醒、期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加上媒体往往会将目光聚焦在政府的负面行为上,并在舆论传播中放大这些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得到了实质性支撑。但是,我们更要看到,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新传播技术的冲击,只有不断遏制政府公信力下降趋势,并不断提高增量才能更好地凝聚社会、取信于民。有公信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没公信力,应者寥寥,何谈引领?提升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

  要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只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恪守执政为民的本色,那么,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就不是一桩难事。

  要加大信息的公开力度,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面对信任危机,主动应对比逃避拖延更理性,用心疏导比一味堵塞更管用,未雨绸缪比应急救火更重要。只要政府能够切实推行“鱼缸”式透明操作,全面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公共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曾经的“权威声音”就一定能够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

  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些官员面对突发事件习惯于“捂盖头”,或是反映迟滞,或是手足无措,或是“打官腔”,导致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或没及时公开,使得民众因不了解事实真相而谣言四起,进而让政府一次次陷入被动。要知道,公众对政府的认知,许多时候都是通过对干部个体形象的认知实现的。干部素质过硬,就能体现政府正面形象,维护政府公信力。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