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抱怨好莱坞谍战大片故事雷同:特工集体失忆
“一群特工集体失忆,被曾经的同伴追杀,最后他们不仅找回了身份,还维护了正义……”一条微博的字数,足以概括最近在中国市场颇为红火的几部好莱坞谍战大片的故事。
一位影迷抱怨这几部引进谍战大片,人物情节“雷同巧合”的地方太多,好莱坞谍战片的“套路”渐渐被观众摸清。懂行的观众发现,之所以很多大片看着眼熟,是因为其幕后团队根本就是同一套班子。而在电影学者眼中,大片风格“追尾”的背后,是制作和创意团队的高度重合,“罐头化”的大片是电影工业化无法回避的问题。
看剧情,这招不是用过了吗
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工作单位没了,你的同事失踪了,甚至你的身份也没有了,你该怎么办?答案并不难找,《叛谍追击》、《谍影重重4》中的主角双双遭遇这样的问题。不久前在全球热映的《安全屋》,讲述的也是类似的故事,只是视角稍稍换了一下。
“亡命天涯是这些好莱坞电影最核心的话题,面对国家机器,凭借个体智慧闯过一个个关卡,这也是此类大片获得票房青睐屡试不爽的戏码。”知名影评人虞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设计一个“丢了身份”的特工,符合动作片观众寻找银幕英雄的期待。不过,眼下几部大片的主角实在太像了。
《叛谍追击》中的主人公罗根,一天上班时发现他任职的公司竟然消失了。更糟糕的是,他还成了前同事追杀的对象,不得不开始逃亡。罗根的遭遇,和《谍影重重》系列中主角伯恩的故事如出一辙:失忆后的他凭借记忆碎片,从追杀者身上找到线索,逆向找到幕后黑手,还自己一个公道。而丹泽尔·华盛顿在《安全屋》中扮演的老特工,则是另一个罗根或者伯恩,表面上他出卖同僚、倒卖情报,实际上他却是看不惯情报部门黑幕和腐败的好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摆脱栽赃。
雷同角色设定在银幕上频频追尾,让更多影迷感觉“穿越”的,是影片的细节雷同。《谍影重重》系列、《安全屋》、《叛谍追击》的故事中,几位主角面对审讯时,都不开口说话,甚至会从审问者的提问中寻找蛛丝马迹。看到《安全屋》中丹泽尔·华盛顿走进大使馆,躲避当地武装人员追捕的情节,不少熟悉《谍影重重》系列剧情的观众会说:这招伯恩已经用过了。
看配置,幕后都是“老搭档”
为什么这些好莱坞大片从风格到故事会如此雷同?“业界有个词叫‘罐头化’,形容大片的生产有一个创作团队‘素材库’,根据故事的侧重从中取材,由制片方点将。”复旦大学教授杨俊蕾接受采访时表示,大片时代电影产业每种职业的标准都在不断提高,摄像、音乐、美术等资源也渐渐集中到部分“高手”周围,他们往往带领一个团队,在不同剧中和影片之间“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