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现“雷人”翻译 要娱乐效果,更要专业精神
“我们可以组成夫妻档,就像小沈阳那样!” “你以为我是赵本山吗?你把这里当《星光大道》?” 乍一看,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对话出现在国内某部小品、电影或电视剧中,但是,它却出现在最近热映的好莱坞动画片《马达加斯加3》中,国内观众看的时候不禁笑了。或许有人认为,一部商业片,能让人笑,就意味着成功了。但“笑”和“笑”是不同的,有的笑是欢笑,有的笑,是嘲笑。在“地沟油”、“瘦肉精”、“鸡冻”等等“潮语”的轮番轰炸下,我只能说,真的被“雷”到了,除了笑,还能有什么表情? 字幕翻译出现如此“雷人”的现象,或许跟当下整个翻译生态有关。 俄语翻译家王智量先生曾感叹,他每天辛苦翻译得到的稿费还比不上一个护工的工资。现在,懂得外语的人越来越多,翻译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似乎只要懂外语,就可以搞翻译。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译者为了多挣钱,哪有工夫仔细琢磨?用一些流行词汇敷衍了事的“雷人”翻译势必越来越多。 但也有人说,现在的中国电影“不差钱”,如此“雷人”翻译的出现,根源还在译者不够专业。《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人员在博文中说:“这样翻译只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娱乐一下,或许是我发挥过度了。”她要娱乐谁呢?当然是她想象中的观影者,说到底,是要“迎合大家一下”。当然,在商言商,“迎合大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样的迎合,真的有价值吗?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国社会越来越有“娱乐精神”,不说别的,每一年网络上都会出现许多娱乐化的新词。翻译者想尽办法在译文中插入这些新词,忘记了翻译的出发点是要 传达原文的意思,只记得娱乐大众,结果却让大众起一层鸡皮疙瘩,直呼“雷人”。 电影字幕的翻译和其他很多翻译不同,应该在忠实于原文和商业逻辑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好莱坞电影Ghost,翻译成“人鬼情未了”。翻译传达的含义已经大大超出原文,但又是完全根据电影内容来的,并不会让人觉得“雷人”。好的翻译,应该让人能够更好地沉浸在电影故事中,而不是让人分神——不断地想,这是什么意思啊?电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电影字幕翻译如果变成了译者毫无顾忌的个人秀,只会喧宾夺主,消减了电影的观赏性,从而也降低了电影的商业价值。 据报道,中国电影票房去年达100亿,进入全球“十强”,但我们仍然常常发出疑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国际一流的作品?殊不知,“一流”是由无数个环节构建起来的。最近一条关于冯小刚的新闻就颇能说明问题。他在为新片拍轰炸场面的戏时,埋了一公里的炸点,动用上千群众演员,请来国内航拍公司进行航拍,结果连基本的悬停保持直飞的动作都不能完成,最终搞砸了,不得不请国外航拍公司“救场”。不够专业的问题暴露在当下中国电影工业的很多方面,严重制约着好作品的出现与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曾经,在我们的电影行当很差钱的时候,很多不起眼的环节,反倒有着足够的专业精神。刚刚去世的老演员陈强,一生饰演的要么是反派要么是配角,但他在这些不大容易引人注目的角色上,花了很多心思,他反对过火的表演和人为制造噱头,将戏剧表演概括为“逗而不厌、闹而不乱、笑而不俗、趣味由衷”十六个字。在艰难的时代,陈强等老演员尚能如此,而在资金大投入的今天,电影制作很多环节的“业余”,实在让人汗颜。 现在是个“分众”的时代,观众比以往更挑剔,文化产品只有瞄得精准,才能赢得市场。中国的电影行业不能再含混地谈“娱乐”,盲目地为娱乐而娱乐了,只有进行行业内的专业细分,让每一个小专业都具备专业精神和专业品质,整体的质量和效果才有可能得到保障。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专业精神的培养,决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还得有心、用心。(甫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