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背后的现实寓意(3)
我理解艾默里奇的这种善良与乐观,但看完电影长舒一口气之后,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思考今天所处的生存世界。孟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遗憾的是,一直生活在日月之光中的人们并不能理解其潜在意义,乃至视而不见。直到20世纪科学技术与人道的对抗与冲突全面地展现在人类眼前,并时时威胁到人类地生存及地球的存在时,人们才如梦初醒,发现其意义之深远与重大而重新正视这个问题。因此,西方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形而上学导论》中指出:“在地球上并环绕着地球,正发生着一种世界的没落。这一世界没落的本质性表现就是:诸神的逃遁,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众化,平庸之辈的优越地位。”他进一步解释说,“世界的没落就是对精神力量的一种剥夺,就是精神的消散、衰竭,就是排除和误解精神”。所以,进入21世纪的人类所面临时代任务,仍然是“在新的科学与传统人文主义和宗教的价值之间寻求协调一致的基础,或者像某些情况里那样,预言如果现在的技术思想进程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就是毁灭。”
是的,人类到了该为自身的去向与幸福谋求更好出路的时候了。如何才能找到一条精神上的终极通道呢?我想,首要的是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及不足,从而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敬畏,而不是草率地把自己看作终极,以为自己能够承担一切。要知道,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根本无力为自己承担一切。其次,按照哲学家牟宗三所说,解救人类走出精神危机,必须重建世界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人对人自己(也即人性)的呼唤——拯救人类必须回到人自身上来,必须回到人心人性上来。
回到电影《2012》。其中关于世界末日与地球毁灭的景象固然只是虚构,但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却是极其深刻的。是继续我行我素还是从此善待地球,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命运和前途。唯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些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才能仅仅只是预言,而永远也不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