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泰囧》 饥饿期的中国观众
《泰囧》海报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叫做《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片子,会力压《1942》、《王的盛宴》,抢先成为这个贺岁档 的华语影片。而在随后与《大上海》及《血滴子》、《十二生肖》等片的大战中,同样未必会落得下风。
就跟前一阵子大热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泰囧》的成功来自于观众反馈回来的 口碑:有趣、好笑、诚意、接地气、笑中带泪等等,影片收到了大量诸如此类的好评。也是靠着这些普通观众的口口相传,本片获得了票房上的极大成功,又一次达成了一个以小博大的票房奇迹。
客观的说,《泰囧》并不是那种完美的佳作,也无法成为喜剧的经典。它的情节会略微有些生硬,它的煽情也多少过于刻意,它的故事还有这样或那样的提升空间。怎么看,这都只是一部合格、或仅是还好的喜剧片。只是在当前的华语电影市场,能够算得上合格的喜剧电影实在太少了。当我们在一部又一部劣质、做作、夸张无度的国产烂喜剧荼毒之下,我们对华语电影的底线只能一降再降。以至于当《泰囧》出现之后,观众可以完全忽视影片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忍不住为其叫好。可怜的华语观众就像一群饿坏了的孩子,终于盼到了一点能充饥的东西,即使只是半块馒头,也总比之前那些发了霉的窝头强。
《泰囧》之所以能够倍受欢迎,是因为这是一部尊重观众的喜剧。它的喜剧模式虽然很套路,但却是经典模型。徐峥与王宝强一严肃一憨傻的喜剧组合,是喜剧中最常见的搭配,在默片时期就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徐峥严肃的角色大致等同于普通的观众,他代表着传统的秩序与规则。王宝强的角色则负责破坏秩序并打破规则,由他的角色一路破坏徐峥的目标,并实现各种喜剧效果。通过两人在性格上的反差引发喜剧效果,并借助旅途修复两人内心的潜在危机。这是好莱坞玩了太多遍的套路活,比如《落难见真情》,或者是《预产期》,都是这种喜剧模式。将这种模式称为俗套,也就意味着这是一套非常成功、且屡试不爽的经典模式,所以才会不断被复制。因此,当创作者将这样的喜剧模式沿用在《人在囧途》以及《泰囧》中的时候,自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本片在创作喜剧冲突的时候,依靠的是误解、悬念以及错位等戏剧冲突。相比之前那些依靠演员的装疯卖傻,讲过时的冷笑话的国产烂喜剧以及它们的劣质搞笑法,则不知强出多少。
除了影片本身的原因,《泰囧》的成功还得益于一个潜在的观众需求。随着内地院线的发展,档期概念也越来越鲜明,贺岁档作为内地最重要的档期,一直备受片方关注,前些年,冯小刚正是凭借其冯氏喜剧在贺岁档创造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不过既然叫贺岁档,贺显然是最重要的。年终岁尾,观众都希望在影院看一部有趣的电影去放松一年的疲惫。不过这几年内地的贺岁档却总有些变味,去年的《金陵十三钗》、今年的《1942》,都是年末贺岁档的重头影片。但是从题材上,这两部无一不是讲述苦难的片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合家欢的贺岁片。既然是贺岁档,却又没有值得关注的重头喜剧,这本就是很奇怪的现象。因此,当一部纯正的喜剧《泰囧》上映,自然能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将贺岁档还给那些能看的喜剧片,观众用票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桃桃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