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主编梁平寄语文学新军:从小精致走向大情怀(4)

时间:2016-03-27 14:00:23 来源:凤凰网
 
  所有人都容易犯的毛病,诗人也容易犯;所有人都容易具备的优点,诗人也能具备。有些诗人得了抑郁症,就是生病了,他需要科学的医学治疗。跟不写诗的人是一样的。
 
  D深思:写诗要对得起“诗人”称号精神安顿处即是故乡
 
  《当代书评》:诗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公认的好诗人,也有自称的诗人。在您看来,怎么才算是一个诗人?
 
  梁平:主要是看作品。我们知道,有很多被称为或自以为也是“ 诗人”的人,写了几十年,被人提起的时候,竟然没有人记得他写过什么好诗。真正的诗人,对诗歌要有敬畏感,要对得起“诗人”这个称号,虽然不可能篇篇都写得经典、 、上乘,但至少要有好的诗歌留得下来,被人记起。
 
  《当代书评》:那么,判断是不是一首好诗,有一些什么标准?
 
  梁平:我以为,好的诗歌,就是当你一读到,就能从内心弥漫起一种共鸣,诗意带给你的共鸣。诗歌写作不管是抒情还是反抒情,不管是意象繁复还是拒绝修饰,都需要具备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干净。每一个字都不是“顺手拈来”,而是精心和刻意。
 
  《当代书评》:当下,乡愁、故土,一直是诗歌关注较多的话题。这个话题,在近期又格外热。作为一名诗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题材的?
 
  梁平:任何一位 的诗人,对故土一定会有情感。但是,故乡的概念,不能狭隘。故土,不一定只是指出生地。诗人对故乡的指认,应该是某一个生活状态,是精神得以安顿的地方。
 
  比如说我,我生长在重庆,2001年来到成都,至今已经15年。两个城市,都给了我精神安顿的感觉。我以重庆为故乡写过诗,也以成都为故乡写过诗。
 
  人的生命是要分为很多个段落的。当一个段落让你有了心灵的亲近感、依赖感,那就是诗人笔下的故乡,就可以写出故乡情。诗人处理乡愁,空间要宽得多。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成渝高速是我 不能飞翔的速度”。
 
  E批评:诗歌绝不会在喧嚣中诞生
 
  诗人应主动逃避热闹少去“坐台”
 
  《当代书评》:作为一个写现代诗的诗人,一个诗歌批评家,您怎么看待古体诗在当下中国的存在状态?
 
  梁平:传统的古体诗是中华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文化素养的重要来源。为此,我充满敬意。写古体诗词,不是老人的专利,我身边有很多年轻人在写古体诗,也有写得好的。古体诗作为诗歌百花园的一枝花,有很多人喜爱,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境,作为一个现代人,用古代汉语表达情感,总会有一些隔膜,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偏好,没有排他性,没有侵略性。
 
  不过,当下一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过程中,陷入的误区也很明显。比如,只追求字句齐整形式上的样子,格律与对仗毫不讲究,甚至一些口水话入诗。我认为这是一种潦草,是对真正 的古体诗写作的伤害。
 
  《当代书评》:自媒体的兴起,让篇幅短小的诗歌传播更便利。微信公众号上有很多人读诗、听诗。诗歌观察家都注意到这些。诗歌变得热闹了。有人甚至认为诗歌复兴了。您怎么看?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