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八五”历史的真实叙述何以可能——关于“八五美术史实考据”(2)
换句话说,“事实”是一个客观实在的问题,是科学来解决的;“价值”问题是主观判断的问题,那么,如何能够证明人的主观的判断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呢?客观和主观如何才能达成一致,“事实”与“价值”如何才能获得统一的呢?或许我们会说,可以通过实践呀,实践可以作为检验的标准。问题是,“实践”又通过什么来检验呢?“实践”本身也是相对的,受条件限制的,在时间上呈现出一个无止境过程。
带着休谟的问题,考察历史学,考察艺术史,可以发现,“事实”和“价值”的问题一直贯穿在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中。
无论中外,人们最早的历史写作都表达出了这样一种信念,任何一种历史文本,都是对于过去事件的真实记载。
在西方,历史这个词的词根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中,它原本有“能够分辨和判定事实真相的”的意思。(于沛主编:《20世纪的西方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西方最早的历史学家之一,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 的修昔底德曾经说:“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眼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眼看见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得。”(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7-18页)
事实上,西方早期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故事,虽然大多数以传说的方式流传后世,但大体上是真实的,考古学家们通过后来的田野发掘,证实了那些遗址的存在。
无论中外,历史写作中的这种求真求实的传统,一直被继承下来,“秉笔直书”历来都是史家们的精神信条。
这种对历史真实的追求,以及历史学有能力揭示历史真相的自信心在西方19世纪达到了一个高峰。通常认为,“历史学”作为一门职业化的独立学科,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正式在西方出现。它的背景是,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希望用实证主义将历史学统一在科学之中,让它变成一门“实证”的科学。而历史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首先就应该确立事实,不应该有虚构和臆测。
▲1979年星星画展第一次街头展览(该资料由陶咏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