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贤:八五时期的 “当代建筑文化沙龙”(3)
促进建筑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是“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为中国建筑界作出的贡献。由于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都将建筑视为“雕虫小技”,忽略了建筑的文化意义。而几十年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更使建筑文化研究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该沙龙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努力,他们的研讨会多次讨论了建筑文化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萧默认为:建筑与生活的关系远比其他美术门类更为密切和广泛。建筑有巨大的艺术表现能量,具有和人类直接相通的特点。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更多地具有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品质,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他以建筑文化为题发言,后整理成文,发表在《美术》、《新建筑》、《中国美术报》等报刊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明贤也多次撰文,探讨建筑文化问题。他认为建筑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建筑、聚落等人为的环境;2、建筑著述等文字理论的形态方面的东西;3、与建筑有关的人的风俗、生活方式、审美理想、价值观念等。他在谈到未来建筑时指出:建筑是精神的符号意象,是人类内在需要引导出来的一个外在世界。未来建筑思潮,决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理论问题。它关系到人生问题,关系到民族的文化发展问题。《建筑学报》副编审顾孟潮则对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历史上的建筑学观念分为五个阶段:1、实用建筑学;2、艺术建筑学;3、功能建筑学;4、空间建筑学;5、环境建筑学。在第一阶段,为遮风避雨、防野兽侵袭而穴居野处,构木为窠,而到了当代第五阶段,则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这是建筑价值观念上新的里程碑。他在各种场合论述建筑学发展的五个阶段,这是站在新的高度对建筑学所作的宏观审视。
对新理论的探索,是该沙龙的研究重点。早在1984年,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刘开济就发表了《谈国外建筑符号学》,当时的建筑学博士研究生项秉仁也发表了《语言、建筑与符号》,这是国内最早介绍建筑符号学的论文。西方建筑界注重研究建筑如何传达“意义”(meaning),从新的角度研究探讨建筑问题,于是出现了建筑符号学。他们认为应借鉴国外建筑符号学,发展我国的建筑创作理论,他们更有意识地与沙龙同行交流,推进这一研究。刘开济对建筑设计与符号学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项秉仁则把建筑符号学理论应用到江南水乡城镇设计实践上,分析了通过人的生理、心理本能而建立的约定联系,以及拓扑变换的关系。沙龙最年轻的成员赵冰(1963年生)自1986年下半年开始研究后科学体系,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神话、宗教、科学、后科学阶段。他以此观点为理论框架,撰写了博士论文《4!——生活世界史论》。论文对场域研究、环境认同等均有独特见解,为建筑史的写作拓宽了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