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梅:让热爱家乡的情怀在笔尖下绽放绚丽的花朵

时间:2013-12-25 20:45:09 来源:川北在线
    12月21日,(四川)合江县作家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会议汇报了第二届协会理事会工作情况,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作协理事会。据悉,自2008年换届以来,该协会会员立足全县实际,用文学创作传扬地方文化、书写合江发展新篇章,文学活动朝气蓬勃,成绩斐然。五年来,会员发展到114人,出版了长篇小说《失去童心的岁月》、《血房子》《夜郎古道》等6部;小说集《晚香》、《西凤坡》;散文集《折痕》、《童年的记忆》|等12部。在 、省市级的作品每年上百篇,《五一师生畅聚合江》获中国作家著作录典藏经典,诗歌作品《影子花》、《红豌豆》入选 中国散文精选30篇,通过一批批 文学作品在各地发表,进一步扩大了合江作协的影响力,为宣传合江、促进合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2月25日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更加横流,人心更加多变,见到同学朋友,往往不会问你写了什么作品,而是问你房子买在哪里?资产有多少?特别是像合江这样的川南古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发展经济、搞好建设的同时,作为以精神层面为主导的文化元素极易在经济大潮中丢失。要继承、弘扬一个地方的文化,不是靠几句口号能办到的。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精神素养、人文素养结合起来,起到推进地域发展的综合作用,是摆在“文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个县的作家协会,是最基层而又最难开展工作的文化组织,怎样激发会员的写作兴趣,怎样多出作品,出好作品;怎样在工作中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对这一切,从合江县作协的成绩中可见一斑。合江人为什么能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从容?从新闻中,笔者觉得合江的文人作到了这样几点:

    首先,培养起自己“笔耕为乐”的兴趣。县级作协的会员,属专职的几乎没有,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写作只能再“业余”时间进行。这就要求,要写作品,必须牺牲自己休闲的时间,更不要说为写作品而进行的采访、搜集等工作。惟有将笔耕当作生活的乐趣,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人,才可能在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前提下还那么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合江,就有这样一批“土专家”,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其次,培养出自己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大凡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无不凸现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就要求,作协会员必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够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让自己的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新闻中所列举的那些作品,无论是童年生活的回顾,还是现实生活的演绎;无论是历史素材的挖掘,还是乡风民俗的搜集,都集中体现了一群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精彩,在纷繁的交际中展现精神的乡土作家形象。

    此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衡量人生的价值,向来没有固定的标准。有人的目标是能成为地方“首富”,有人的追求是有个温馨的家庭;有人的理想是厚禄高官,有人的愿望是平淡平安……作为作协会员,虽同样也吃五谷杂粮,但其志向目标应该与这些例子有所不同。用自己的文字感染读者,用自己的作品弘扬社会发展“正能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到些许的助推作用,就不愧于自己的良苦用心了。有了作品,有了好作品,且发挥出了教化、感染的作用,那你的人生价值就没有被埋没。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