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寄语:将《中国旅游大典》铸成传世精品
时间:2013-11-07 15:17:23 来源:腾讯旅游
武汉消息(通讯员万颖报道) 10月28-29日,《中国旅游大典》总策划方永灼、运营总监谢鑫在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广播电视台开展调研。
座谈会上,《中国旅游大典》总策划方永灼首先介绍了关于《中国旅游大典》的策划创意,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编纂出版《中国旅游大典》,对于“发掘旅游价值,成就旅游品牌,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无限的现实价值。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果对于《中国旅游大典》定位为“典藏史志”,而非旅游服务手册、大全,非常认同。她殷切寄语:作为“大典”,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阅,因此,《中国旅游大典》如果要做,就一定要铸成传世精品,即以严谨的态度、从客观历史的视角进行编研,以对世人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负责;不论谁做主编,都要对“主编”的权利与义务做出规定,主编的工作不能受到发行等市场运营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确保“大典”学术的纯洁性与崇高地位。
座谈中,教授们认为权威性是《中国旅游大典》的历史价值。没有权威性就失去了“大典”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制定严格的收录标准和组建 的主编团队是“大典”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中国旅游大典》的主编团队应该以历史学家和旅游研究专家为主体,即公开选聘一批在人文、历史、地理、旅游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体研编,而且他们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品;其次,应当制定严格的收录标准。
武汉大学文物处副处长、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倪婉认为,《中国旅游大典》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拥有广泛的专家资源,将给予“大典”大力支持。
座谈中,大家对市场运营行为与“大典”学术权威性是否存在矛盾心有疑虑。方永灼谈出了自己的观点:运用市场的手段进行征订、筹措出版经费,丝毫不会影响“大典”的学术地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确保其崇高的品质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换一个角度看,运营方只是将专家的学术成果(“大典”)做更多的推广,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支持它,让它能够为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服务,只有这样,专家的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才会最大化。教授们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最终一致倾向于“大典”的研编工作应当与征订等市场运营行为相分离。
座谈会上,品牌专家、“大典”总策划方永灼认为,《中国旅游大典》应当成为“美丽中国”的 载体,而且必将成为成就旅游品牌的大平台,并通过观看《中国旅游大典》宣传片(样片),举例:
一部《徐霞客游记》让世人对壮美华夏向往之至;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确立了桂林在世界旅游行业的崇高地位;
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短文,成就了张家界这个旅游大品牌;
沈从文的《边城》使得湖南凤凰古城的旅游风生水起;
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让江苏的周庄闻名于世;
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彻底改变了云南省中甸县的面貌(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天涯海角”一个成语,使得三亚的旅游热的如火如荼。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献史志、文学作品、文物等;许多旅游景点无不因为文献史料的记载、文学作品的描写获得旅游价值的发掘,以致得以保存、得以复建、得以传播,让后人在游览美景美色时感触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专家薛琛、刘永利认为编纂出版《中国旅游大典》是件大好事,表示将根据“大典”的编纂提纲和效益评估,考虑是否作为该社出版选题,合作出版。
由于时间关系,有关“大典”编纂体例、主编权利与义务、收录标准等方面如何更具可操作性有待下次会议继续研讨。
10月29日,方永灼、谢鑫一行赴武汉广播电视台与资深电视制片发行人吴明就《中国旅游大典》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座谈会上,《中国旅游大典》总策划方永灼首先介绍了关于《中国旅游大典》的策划创意,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编纂出版《中国旅游大典》,对于“发掘旅游价值,成就旅游品牌,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无限的现实价值。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果对于《中国旅游大典》定位为“典藏史志”,而非旅游服务手册、大全,非常认同。她殷切寄语:作为“大典”,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阅,因此,《中国旅游大典》如果要做,就一定要铸成传世精品,即以严谨的态度、从客观历史的视角进行编研,以对世人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负责;不论谁做主编,都要对“主编”的权利与义务做出规定,主编的工作不能受到发行等市场运营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确保“大典”学术的纯洁性与崇高地位。
座谈中,教授们认为权威性是《中国旅游大典》的历史价值。没有权威性就失去了“大典”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制定严格的收录标准和组建 的主编团队是“大典”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中国旅游大典》的主编团队应该以历史学家和旅游研究专家为主体,即公开选聘一批在人文、历史、地理、旅游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体研编,而且他们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品;其次,应当制定严格的收录标准。
武汉大学文物处副处长、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倪婉认为,《中国旅游大典》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拥有广泛的专家资源,将给予“大典”大力支持。
座谈中,大家对市场运营行为与“大典”学术权威性是否存在矛盾心有疑虑。方永灼谈出了自己的观点:运用市场的手段进行征订、筹措出版经费,丝毫不会影响“大典”的学术地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确保其崇高的品质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换一个角度看,运营方只是将专家的学术成果(“大典”)做更多的推广,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支持它,让它能够为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服务,只有这样,专家的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才会最大化。教授们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最终一致倾向于“大典”的研编工作应当与征订等市场运营行为相分离。
座谈会上,品牌专家、“大典”总策划方永灼认为,《中国旅游大典》应当成为“美丽中国”的 载体,而且必将成为成就旅游品牌的大平台,并通过观看《中国旅游大典》宣传片(样片),举例:
一部《徐霞客游记》让世人对壮美华夏向往之至;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确立了桂林在世界旅游行业的崇高地位;
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短文,成就了张家界这个旅游大品牌;
沈从文的《边城》使得湖南凤凰古城的旅游风生水起;
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让江苏的周庄闻名于世;
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彻底改变了云南省中甸县的面貌(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天涯海角”一个成语,使得三亚的旅游热的如火如荼。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献史志、文学作品、文物等;许多旅游景点无不因为文献史料的记载、文学作品的描写获得旅游价值的发掘,以致得以保存、得以复建、得以传播,让后人在游览美景美色时感触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专家薛琛、刘永利认为编纂出版《中国旅游大典》是件大好事,表示将根据“大典”的编纂提纲和效益评估,考虑是否作为该社出版选题,合作出版。
由于时间关系,有关“大典”编纂体例、主编权利与义务、收录标准等方面如何更具可操作性有待下次会议继续研讨。
10月29日,方永灼、谢鑫一行赴武汉广播电视台与资深电视制片发行人吴明就《中国旅游大典》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