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老人"建家庭档案馆 藏有阜新1.3亿年"历史"

时间:2013-01-07 18:19:02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建立阜新首家家庭档案馆 查阅资料免费,不过若借走不还他会追到家里要

  80岁的罗显明在家庭档案馆整理史料 记者 王洁 摄

  一块烟盒大小的木化石、一个双孔石刀残片、一屋田野考古手写档案……没有正规档案馆那样包罗万象,这里却藏有阜新1.3亿年来的文明。

  12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阜新80岁“考古老人”罗显明建起的首家家庭档案馆。

  “镇馆之宝”:7件红山文化陶片

  2004年,罗显明建了阜新首家家庭档案馆,至今仍是惟一一个个人开办档案馆的。他的馆藏中,有许多是其他档案馆里都找不到的独家史料。“到罗老这查阅资料都是免费的,但要是借走必须一周内归还,要不他就会追你家里去要。”

  罗显明曾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当文书,从198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考察周围的历史遗迹并整理资料。后来经常有各界的朋友到家里查找资料,他便产生了办成档案馆的想法。

  罗显明的家庭档案馆里保存有7件红山文化时期的彩陶陶片。罗显明把它们当成“镇馆之宝”,“这是9年前在化石戈乡胡头沟的红山文化墓遗址采集到的,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弥足珍贵。”

  罗显明告诉记者,这个档案室里收藏有自1.3亿年前至今,阜新的35类23591件档案。“都是我多年从事历史考古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件件都有具体出处。”

  骑车考察400多次写出专著

  迄今为止,阜新市已经发现6处、149种、总计389尊摩崖造像,是现存藏传佛教蒙古喇嘛寺庙摩崖造像最多的地区。

  “用了近20年时间,每尊摩崖造像我都熟悉了,他们每个的不同角度照片至少保留了5张。”罗显明说,家里珍藏着经专家权威认定的摩崖题记资料几十本,有些已经成为珍贵资料。

  至今,罗显明整理出海棠山摩崖造像共计60多卷本,超过20多万字,摆满了整整一层书橱。

  他告诉记者,在这个领域,阜新市的古建筑史料相当少,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他前后花费10年多时间,发表了《中国海棠山普安寺摩崖造像》和《中国艺术名山阜新海棠山》两本专著,专著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罗显明说,为撰写这两本书,他骑自行车到海棠山考察了400多次。现在《阜新古建筑史》等80余万字的11本书也都基本出版完成。

  要报考研究馆员检验成果

  20多年来,不算坐火车和汽车,罗显明步行和骑自行车去考古就行程1000公里。

  20多年来,罗显明经过考古整理出文字、图表、地图、照片、底片等共350卷档案,这些都是通过专家鉴定过的档案,档案中的所有资料都是罗显明的第一手资料。

  罗显明现在的职称是副研究馆员,明年7月他准备报考研究馆员。罗显明说:“我报考正高级职称不为名、不图利,就想检验一下自己多年的工作成果。”(记者 王洁)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