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登上热搜 如何让中医药文化逆势突围?
原标题:《医圣》张仲景登上热搜 ,如何让中医药文化逆势突围?
近日,“医圣张仲景到底有多牛”冲上微博话题热搜榜,话题累计阅读量已突破1.5亿,参与讨论人数超3万,同名中医药文化题材人物剧《医圣》也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医圣》是由深圳大宅门影业公司和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医圣》以张仲景生平为背景,加以艺术创作,讲述了张仲景自小潜心学医,济世救人,历经磨难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故事。
据悉,这部剧早在七年前已经拍摄完成,几经波折后最终在河南卫视及腾讯、优酷等多个网络平台播出。上线22天全网播放量近6000万,连续3周登上剧集热播榜单,并引发网民对张仲景典籍、文化典故、经方应用等的关注热议。开播以来低开高走,《医圣》张仲景登上全国热搜背后的文化现象更值得关注。
文化自信使中医药文化持续升温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 文化代表,随着国家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它的实用性、文化性在海内外广受关注,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医药在很多国家已经合法化。
来中国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留学》2017年第09期杂志文章,北京中医药大学有逾千名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人民网天津频道2016年11月7日报道,每年有近3000名外国人到天津学习中医。在近年来的国际大型奥运赛事中,屡屡可见外国运动员用拔罐、针灸保健治疗的报道,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中草药在海外一度成为紧俏物资。
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作用突显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始终将中医药纳入整体救治方案中,中医药也确实不负重托,由张伯礼院士率领中医医疗队负责的江夏方舱医院,患者全部用中药,并伴随使用理疗、针灸、贴敷等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张仲景经方组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在十省市数千名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有效率达97%以上,无一例患者由轻转重。
疫情初期,河南以硬核防疫屡上热搜,而医圣故里河南南阳是全省第一个成立中医防治领导小组、公布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城市,组建中医专家组深入定点救治医院全程介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通过发放艾草、中药预防制剂等手段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覆盖40多万人,为夺取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3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转发海外网评:全球抗击疫情,中医药大有可为,指出中医药以及整体关照、全面调整成为抗击疫情的独特治疗手段。
以仲景文化为核心
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四大经典”之一,是国内中医药高校的必修课。仲景方被称为“众方之祖”,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仲景学术研究者众,各种机构、学会、论坛纷呈,是中医药行业的特色文化。在中医药不断继承和发扬过程中,现已形成了经方价值、医德价值、创造价值等多元化的仲景文化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至今《伤寒杂病论》整理、注释、研究的中外学者已经超过千家,日本的研究学者就近200家,而新加坡、朝鲜、越南、印尼等国的医学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和推动。日本汉方药的药方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的,目前日本常用的294个处方,基本是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只不过将其收纳改名为“汉方药”。
与张仲景有关的文化典故,如饺子的来历、坐堂医、三根汤等贴近百姓生活,兼具趣味性与科普性。在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当下,《医圣》张仲景电视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自然全网热播。
《医圣》电视剧的热播,离不开河南本地媒体及中医药企业仲景宛西制药,尤其是河南卫视倾力推荐。河南卫视凭借传播传统文化出圈后,以文化定位,重视国风文化挖掘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