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对现有上路车辆挖潜增效 实现城市出行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1-01-08 16:32:54 来源:搜狐

  原标题:嘀嗒出行:对现有上路车辆挖潜增效 实现城市出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移动出行的兴起,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诸多便利,有力提升了出行体验,但也带来道路拥堵和公共资源无序占用等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通勤整体效率,影响了人们出行的幸福感。

  尤其是对于很多一线城市的上班族而言,为了不堵在上下班路上,而选择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或晚一小时回家,已是家常便饭,这极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车路矛盾加剧 影响城市通勤效率及通勤幸福感

  2020年1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 在3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13%。同时,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为76%,远低于90%的目标值。

  同时,四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仅为69%,其中,北京为58%,居于36个城市末位;同时,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11.1公里。

  另有数据显示,广州沿江西路拥堵每天拥堵时长超过4.68小时。事实上,堵车已经不仅仅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难题,上至城市下至县城都有堵车情况产生。而如何解决堵车,也成为各大城市交通部门的头疼问题。

  嘀嗒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宋中杰曾表示:“根据第三方数据,以北京为例,城市车辆密度每一平方公里接近4000台,这已经超过纽约的密度。而从拥堵情况看,一线城市上下班通勤时间段,平均通勤时间84分钟,而其中拥堵时长将近一半,在上下班时间段,50%的时间是以低于15公里以内的速度在行驶。但即便如此,上路车辆座位使用率依然很低。无论是私家车还是商业运营车辆,都存在大量空余座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小型私人载客汽车的平均乘员人数仅为1.5人。此外,于2019年,于运营过程中,中国出租车每日行驶中空置率通常介乎30%至40%,平均每日等待时间约为三小时。

  充分发挥存量车辆运输效能 方能实现城市出行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味通过不断增加上路车辆,增加供给去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一定是不可持续的,一定会给城市交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宋中杰表示:“这就不难理解主管部门和学界专家提出要对商业出行车辆进行总量控制的原因,越来越多城市相继推出车辆限行举措,主要是源于车辆和道路的矛盾。”

  所以,车和路的矛盾,是出行平台在决定用什么方式方法提供出行服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副巡视员刘勇看来,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规划理念、体系和手段落后;二是城市建筑凌乱,交通建设无序,道路维修滞后;三是城市管理粗放,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不太合理,出租车数量和布局尚待优化,市民作息时间集中和集中过节休假,且缺乏人性化安排。

  交通拥堵所产生的负效应显而易见。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目前,越来越多城市已通过限购、限行等措施,来控制上路车辆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状况,但由于私家车总量仍在不断增长,因而如何解决车辆和道路的矛盾,还需要依赖更深层的解决之道。

  那么,如何真正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以及对出行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又能保证日常通勤效率,同时提升城市通勤的幸福感呢?

  嘀嗒出行选择了不增加额外车辆供给,而是充分发挥存量车辆运输效能的方式,通过不断降低出租车空驶率和空置率,让顺风车主分享更多空余座位的方式,来满足出行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符合城市交通的现状,符合社会资源最优化利用的方向,也能实现城市出行可持续发展和多方共赢的发展之道。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