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北镇上肖村:山村小水利让旱年增收有底气

时间:2013-11-16 22:58:11 来源:互联网整理

  初冬时节,秋收过后的北方田野已显出枯黄景象。辽宁省锦州北镇市闾阳镇上肖村素有“水果之乡”美誉,在经历了今年初春低温、春夏干旱等特殊天气后,果农们的收成如何,是否还能像往年一样庆祝丰收呢?

  11月11日,记者再次走进这个水果专业村。正赶上上肖村3组的苹果种植大户马兴英一家在自家院里筛选苹果装箱,窗前堆满了红彤彤的寒富苹果,散发出阵阵果香。“这些除了装箱外卖,还有一小部分要入窖储存,明年新年前后上市卖,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了两成。”马兴英麻利地一边装箱一边介绍着,脸上洋溢起笑容。

  今年初春,锦州各(县)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土壤偏湿,冻土解冻进度较去年明显偏晚,整地活动延后。春夏之交,北镇市局部山区又遭遇阶段性干旱天气,80多天没下透雨。“俺们这儿是山区,多是坡耕地,今年又是低温、又是干旱,这特殊天气可真不常见,可今年的收成还不错,你问靠什么取得好收成,那就是俺村的小水利呗!”马兴英说。

  上肖村位于北镇西南山区,山坡地多,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水果树超过3300亩,占总耕地的60%,全村600余户村民70%以上种果树,农民人均收入的六七成都来自于卖水果。

  作为村里首批水果种植大户,马兴英对农村水利发展的变化深有感触:“真是小水利发挥了大作用,它是俺们增收的底气。前些年都是以种粮为主,十年九旱,连年干旱,严重减产。调整种植结构的这10多年,镇里、村里帮俺们整地栽果树、兴修水利。在离俺家果园不远的山坡下河流东侧就有一个透河蓄水池,安装了机泵管带,直接引水入园浇树。”

  今年春夏大旱期间,马兴英家的近20亩果园“面不改色”,整个夏季平均浇水5次以上,没有影响坐果率,加上早熟的黄元帅、中晚熟的寒富、国光等各种苹果总量约有3.5万公斤。她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拿起两个足有六七两重的苹果向大家展示。

  村里的果树技术员符树和对马兴英的话表示肯定,“果树生产中,在各项管理措施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肥水对产量起着决定作用,肥多肥少制约着增产幅度,而有收无收完全在于水,没有水,果树甚至枯萎致死,哪还谈得上产量高低啊。农作物的命脉就是水,现在都不用劝乡亲们,无论哪家,不管是苹果园还是梨园,都舍得投资挖井、建塘,这样才能在干旱之年照样高产、增收。”

  上肖村现有耕地近6000亩,主要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丘陵上,多是沙质土。这些年在调整结构过程中,他们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借助本村地势高、光照足、温差大的小气候,发展果树、增施农肥,挖掘水源、增强抗旱能力,引进优良品种、采用高新技术、实行无公害栽培。

  上肖村同时还在上级财政部门扶持下建起一座百米方塘,可供水面积1000多亩,同时引导农户实行联户或自建塘坝、蓄水池共计50多处。今年夏季,村里又主动投资增建了4个透河塘,就是为了保证乡亲们灌溉果园抗旱的需要。上肖村村支书符守义感慨地说,“有了这些水利设施,咱村的1500亩苹果园增产丰收,还能让1000亩葡萄、800亩梨园实现增优质,今年全村总产水果量,目前统计已为300多万公斤,创历史 水平。”

投稿:chuanbeiol@163.com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