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营养兴起,南方黑芝麻糊,你吃了吗?
营养学家们将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分为了两派:黑派和白派。黑派指的是黑营养,即“黑色食品”,主要指含有黑色素和带有黑色字眼的粮食、五谷杂粮、水果、蔬菜、菌类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枣、黑大豆、黑木耳、海带、香菇、发菜、乌骨鸡、豆豉等。白派指的是白营养,即“白色食品”,指本身色泽洁白或颜色较浅的食物,包括多种经加工后的粮食、根茎类蔬菜和一些颜色浅淡的禽肉类和水产类食物。白营养在自然界中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海鲜、禽、蛋外,蔬菜类中的百合、茭白、藕、白萝卜、竹笋、大蒜等;菌类中的猴头菇、鸡菌、姬菇、鲜蘑、平菇、银耳、竹蒸等;果品中的荔枝、白果、莲子、梨、杏仁等都是重要的白色食品;另外如猪皮、猪脑、蹄筋、羊肾、牛奶、牛骨髓等,也可称为白营养。
随着黑白营养两派的划分,网民们便自发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讨论,“挺黑派”认为,物以稀为贵,“黑色食品”在生活中不如“白色食品”常见,这也正说明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另外经大量研究表明,“黑色食品”保健功效除与其所含的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外,其所含黑色素类物质也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
而挺白派则认为,白色食品能给人体提供所需的热能,补益肺气,保持体温,对维持生命有重要意义。而且白色的水果和蔬菜给人一种洁净味鲜的感觉,经常食用可调节视力、安定情绪,还可以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笔者注意到,网民们对这场网络“黑白之争”相当热情,每天投票的网民都在不断增加,黑派和白派交替领先,一度出现胶着状态,但很快,“黑派”渐渐占居上风。笔者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在自己家中作一番调查,看看“黑白之争”在家中如何上演,结果又如何。
笔者把黑白营养理论一抛出,家中的女性们首先便不约而同地站在了“白派”一边,男性们则坚定地声称是“黑派”。“白派”们的理由是,常吃白色食物能使皮肤变白,看,女性以“白”为美的本性顿时暴露无遗;“黑派”们的理由是,黑色看起来更健康,更强壮,如非洲黑人人种的体质就比其他人种要强壮。
家中“黑派”代表话音刚落,“白派”们便群起攻之:“你们每天吃的是白米、白面,喝的是牛奶,这些不都是白营养吗?从小到大,你们就是靠白营养生存的!没良心的家伙!”
看,这营养之争一下子从肤色上升到良心的高度了!“黑派”们该如何应对?只见我那刚上中学的侄子不紧不慢地反问他的奶奶、妈妈、阿姨、姐姐、妹妹们道,“林黛玉白不白?美不美?可她那叫健康吗?有一点强壮的影子吗?”
趁“白派”们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爷爷赶紧趁热打铁,帮腔道,“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仅仅只有白色营养是远远不够的了,我们更需要加强黑色营养的吸收!如果说白营养是基础营养的话,那么黑营养能令人更强壮,更是现代人们所必须的!”
叔叔的话说得更尖锐,“牛奶有三聚氰胺事件,白米有镉大米,你们觉得天天只吃这些白营养安全吗?!我建议咱们家的食谱要进行改革了!”
从良心高度忽然上升到了安全、改革的高度,家里的女同胞们一时语塞,但心里还是不服气,大家吵成一锅粥,见此状况,身为裁判的笔者建议“黑派”和“白派”各派两名代表到超市去转转,回来再继续讨论。
没想到超市还没逛完,“白派”和“黑派”就达成了和解。原因有二,一是“白派”在超市对购物者随机调查了一下,结果居然是十个就有九个认为黑营养更具有营养价值,其中有个老中医更是表示:五色对五脏,所以人要均衡摄取营养,其中黑色对应的是肾脏,肾是人的元气之首,所以黑色营养是 不可忽视的。老中医的话令“白派”心服口服。第二个原因是超市里同类的食品,黑色的一般是比白色的价格高出不少,如黑芝麻比白芝麻贵,黑米比白米贵倍,黑玉米比白玉米也贵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购买黑色食品的消费者们仍然不在少数,可见黑营养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
家中“白派”和“黑派”达成和解的结果是,大家手中都各拎着几种黑色食品笑呵呵地回了家。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购买了南方黑芝麻糊和南方黑芝麻乳,原来大家一致认为,黑芝麻即食产品不但是黑营养的代表,而且方便食用,老少皆宜,早中晚都可以食用,堪称黑营养的高效典范。
尽管以前并不知道营养有黑白之分,但对于南方黑芝麻糊,笔者并不陌生,它那浓郁的芝麻香,相信是中国很多人自孩提时代起便难忘的美味之一。
在黑营养的实践方面,南方黑芝麻集团无疑是走在了行业前列。据了解,经过20多年的摸索,南方黑芝麻集团通过对古方的研究,除了在工艺上进行一些去燥热、化油脂的处理外,在配方里还加入了对脾(土克水)和肺(金生水)有助益的植物辅料。这既是五行生克的传统滋养智慧,也是现代黑色食品科学界的集体智慧。对国民来说,可以通过食用黑芝麻系列产品来更好地补充黑营养,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