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洋奶粉何时不再“洋”
8月初,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在被调查后,涉事企业纷纷表态下调有关奶粉价格。但据人民财经调查,“洋奶粉”国内外差价依然悬殊。(8月26日 人民网)
为何洋奶粉近期屡次曝出质量问题却还是能够保持比国外高出几倍的价格呢,而国产奶粉在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信誉就一落千丈,虽然后面国产乳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追根溯源,是国人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任以及觉得越贵越好的畸形消费观念造成的。
前段时间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个别不法商家打着洋奶粉的旗号,在条件十分简陋肮脏的厂房里生产出给婴幼儿食用的奶粉,却能够占得市场的一席之地,牟取暴利。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洋”字就能够取得大家的信任,这也难怪真正的洋奶粉在屡次曝出质量问题后依然保持着高于国产奶粉以及国外市场的价格优势。
何时能让洋奶粉不再“洋”,这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国产乳业首先应该要加大技术创新,生产出高质量的奶粉,让老百姓能够真正放心地购买国产奶粉,同时要努力创造自身品牌价值,让我们自己的品牌也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政府方面应该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同时加大对国内假冒伪劣奶粉以及国外劣质奶粉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同时对市场销售加强监管,让老百姓不再上当受骗;对于广大的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觉得越贵越好的消费观念是不正确的,其实洋奶粉之所以出了质量问题还能如此嚣张地制定价格双重标准,都是因为看中了国人对于洋奶粉的偏爱以及对国产奶粉的排斥。我们自己的国产奶粉在经过几年前的打击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洋奶粉现在也被曝出存在质量问题,为何消费者还不愿意给国产奶粉一次机会呢?殊不知,如果在发现洋奶粉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大家依然像没事人一样纵容,我们今后的奶粉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今年5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要求要把提升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突破口,把优质国产品牌树起来,使消费者的信心提起来,并提出五项具体措施。这足以看到国家对于奶粉业的关心及重视。真心希望我们的国产乳业能够重振雄风,重拾国人的信心,让洋奶粉再也“洋”不起来。(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