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撂荒地变身“致富田”

时间:2013-07-03 02:39:30 来源:互联网整理

  在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大路村村道旁,放眼望去,连片的水稻在微风中荡漾,如同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这是该村产粮大户陆永恒的20亩连片水稻田,他指着郁郁葱葱的稻田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一片撂荒的田块,是再生种粮技术“变废为宝”,让这片荒地成为了“致富田”。

  田块撂荒催生包田大户

  看着眼前的这片绿油油的稻田,很难想象,2011年的这时候,这片15亩土地都处于撂荒状态。“由于村里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劳力缺乏,而且早春春旱,这一片到4月中旬还办不了田。”陆永恒可惜道,因此,近几年都很少有人耕种,田块一旦撂荒超过三年土壤就开始退化,退化后的田块无法耕种。

  当时,陆永恒手头耕种了5亩水田,一直是作为市农技站超级稻再生示范点。“按以前传统一种一收的方式按照以往的经验,5亩地我们两公婆根本管不过来,但利用超级稻再生技术完全变了样,不仅可以一种两收,省工省时,还能避开春旱,特别适合劳动力缺乏的地方。”

  尝到了科技种粮的甜头,陆永恒就萌生了重新租种开垦这一片15亩撂荒田的想法。“去年在镇里农业站的协调下我租种到这片撂荒的水田,而且是免费的,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陆永恒脸上略过一丝宽慰的笑容。再生技术种粮初尝“甜头”

  2012年,陆永恒一下子又多租种了15亩撂荒水田,加上以前耕种的5亩共20亩。“以前种粮都没搞这么大的规模,刚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后来在镇里农业站的建议下全部搞超级稻再生栽培,现在看来,这条路子走对了!”陆永恒笑着说。

  陆永恒利用这种技术只需播种一次,即可收获两造,省去了晚稻的种子、办田、插秧等耕作成本,一亩节约成本近350元。他种的20亩地省去7000元投入,全年产量和周边一年两造700公斤的产量不相上下。另外超级稻再生栽培生育期比常规双季稻生育期短40~50天,可实现早稻迟播,晚稻早收,有效地避开了春旱、寒露风等不利因素。“很多人都说种粮赔本,可我去年20亩地种粮挣了两万元还出头!”陆永恒自豪地向记者道出了他的种粮得钱秘诀。

  机械“套装”让种粮变轻松

  “今年我这20亩地不仅种子和肥料都有补贴,技术指导还直接送到田。”陆永恒在市农技站和镇农业站重点扶持下,整合村中撂荒田块,实行机械办田、机械插秧,不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难题,还提高了栽插质量,利于再生稻夺取高产,晚造收割也采用机收,到时还可以抢时间发展冬种。

  陆永恒全程按照市农技站制定的“四早(早播、早办、早插、早管)、三严(严格栽插规格、严格肥水管理、严格病虫防治)、两过硬(头季稻高留桩过硬、重施和根外追肥过硬)”的全套技术来进行管理。而且因为实现半机械化,节省了很多劳力投入,原来办田和插田期间请工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