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三标配”换来脱贫“金钥匙”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覆盖难、软落实、硬件差三方面问题逐渐凸显了出来。“如何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怎么让脱贫政策落地生根;什么方法让基础设施升级达标”成为通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上“绕不开”的话题。
为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川区提出了“三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和全市率先脱贫奔康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出以“激励举措标配、特殊政策标配、基础配建标配”的“三标配”脱贫新机制,让全区45个贫困村如期“摘帽”,16313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不再难。
“激励举措标配”解决“覆盖难”问题
为最大限度织密筑牢脱贫攻坚“保障网”,由区财政专项预算1500万元,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贫困对象,在“支持发展产业、就业技能提升、自主创业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魏开全是安云乡石人村的贫困户。作为非贫困村的贫困户,按照过去的扶贫方式,他能享受到的扶贫项目相对较少。在“激励举措标配”过程中,魏开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他饲养的2头牛、4头猪、52只鸡得到了近千元的补助,更令他欣喜不已的是种的6亩多稻谷和蔬菜也得到了相应的激励补助和补贴。
“特殊政策标配”解决“软落实”问题
为杜绝职能部门相互间的推诿、扯皮和“软落实”现象发生,该区统筹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近5亿元,针对“六个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由脱贫攻坚办牵头,会同民政、卫计、发改、教科等18个相关单位对应该落实的惠民政策进行逐一梳理,实现政策帮扶“到户到人”。
家住青宁乡长梯村4组的韩邦旺是2015年的已脱贫户。由于两个娃娃今年将要一起上高中,家属又常生病,不能参与劳作,返贫的可能性极大。在“政策落实标配”中,区脱贫攻坚办在督促教育机构积极落实“教育资助一批”的政策时,让他彻底改变过去“脱贫不脱政策”是句空话的说法。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全区243名贫困家庭娃娃上学的燃眉之急。
“基础配建标配”解决“硬件弱”问题
在基础建设达标方面,通川区审时度势,克难攻坚,按照“2+6”脱贫摘帽标准,及时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问题。先期从农发行贷款2亿元,并整合各行业资金近1亿元用于“壮大集体经济、通村(组)硬化道路、安全饮水、安全用电、文化室、卫生站、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级活动阵地”方面予以基础标配建设。
江陵镇香仁萍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今年通川区19个预脱贫村之一。由于该村离场镇远,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要顺利通过脱贫预评估差距较大。为此,脱贫攻坚办采取了“基础配建标配”的特殊手段,及时预拨项目启动资金30万元,让群众期盼已久的“新香路”(新溪—香仁萍)全面贯通,解决了200余户贫困户多年不通路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