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2)

时间:2018-06-04 23:19:17 来源:四川政府网


  在平台布局方面,要搭建“一线三网五实体”。构建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分工、“一线”相联的全省“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全覆盖;推进“12348四川法网”省级平台、“四川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客户端“三网”建设,让群众获得触手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省、市、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通过“五实体”实现“一站式”“窗口化”公共法律服务。

  在服务布局方面,要搭建“一体两库四类型”。将公共法律服务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延伸,以法律服务产品为内核,打造四川“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化法律服务资源共用共享;建立包括监狱、戒毒、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律师、公证等司法行政事业的公共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智能实务案例库和法律服务专家库,深化法律服务资源内外共建共享;开发包括宪法类、民商法、行政法、刑事法“四类”智慧法律服务软件,深化法律服务实务资源全民共建共享。

  解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三步走”的深层逻辑

  近日,省司法厅出台《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三步走”发展规划》,吹响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号角,要求按照“一年一变化、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的战略部署,通过“五年五阶梯”递次推进,实现“三步三跨越”。

  “五年三步走”的规划是如何出炉的,《规划》背后有哪些深层逻辑?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为民、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泰安、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晋康对此进行了权威解读。

  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三步走”有何意义?

  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我们要正视四川司法行政的现实状况,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公共法律服务整体发展不充分、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保障不到位等制约发展的明显问题。未来五年是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期、历史转换期和效应生发期,司法行政发挥优势,补强弱项,迫切要求系统上下围绕新时代治蜀兴川中心工作和法治四川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通过系统上下深入调研,司法厅党委审时度势、面向未来,制定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年一变化,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的“五年三步走”发展规划。

  左为民: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的一个部分,也是民心工程的一个部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司法厅的规划站位高、立意远、路径明、措施实,将对治蜀兴川及提升四川法治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为9100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问:“五年三步走”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哪些?

  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规划》提出了55项主要任务,主要着眼于构建治本塑新的“大安全”格局、构建共建共治的“大治理”格局、构建人民首位的“大服务”格局、构建法治引领的“大普法”格局、构建“三化”并进的“大队建”格局、构建资源优化的“大保障”格局等6个方面展开。例如,四川监狱要全面强化精准改造、精细管理和风险防控,实现“全面一流”目标;四川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专业力量全方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要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切实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应援尽援”。总的来说,我们要努力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时代需求,努力把握司法行政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征程中的时代方位,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统揽,全面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全面建成“民本、平安、开放、智慧”的四川司法行政,全面建成“普惠、便捷、优质、智慧”的一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