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全面小康 全力精准扶贫】工作简报第三十一期
时间:2015-11-12 11:42:22 来源:省扶贫移民局
【工作动态】
巴中市改革信贷模式
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难贷款”矛盾
一是改革评级授信。打破传统评级授信指标设置内容,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评级授信指标,将10多项常规指标优化为4项,建立5:2:2:1信用体系,即诚信度占50%、家庭劳动力占20%、家庭成员掌握劳动技能占20%、家庭人均纯收入占10%,并结合购买健康险、人生意外险、社会养老保险等进行综合评级授信,评级设1-5级,对应贷款额度为1-5万元。全市1567个村9.7万户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全面完成,贫困户评级率达100%,有效授信贫困户8.58万户,授信额度25.11亿元,有效授信率达88%。二是开发专门产品。根据贫困户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致贫原因、贷款需求、贷款用途等不同因素,分别开发了额度5万元(含)以下、期限3年内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20多种。农业银行的“巴山惠农贷”、邮储银行的“扶贫惠农贷”、信用联社的“扶贫小额贷”等均执行银行 优惠利率。加大贴息力度,分类实施贴息,1年期内给予全额贴息,超过1年期按不超过5%的年利率给予贴息。今年全市已预留贴息资金500万元,并适时根据发放扶贫小额信贷额度补足贴息资金,实现应贴尽贴, 降低贫困户贷款负担。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优化贷款流程,贫困户贷款只需经过申请→村风控小组初审→承贷银行审批→签订贷款合同四个环节就能贷到款。缩短贷款时间,村风控小组在收到贫困户贷款申请2日内,必须结合评级授信等级把初审意见上报承贷银行,承贷银行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放款,保证贫困户在5日内就能拿到贷款。延伸服务触角,开通金融扶贫直通车,每月定时定点服务到村,在重点贫困村设立简易金融网点,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获得扶贫小额信贷。
工行四川省分行推出金融扶贫若干举措
一是突出重点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开辟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对于能够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益带动和辐射的项目,搭建符合商业贷款条件的融资项目评审绿色通道,在保质保量前提下加快评审进度,提高贫困地区信贷审批效率。加大对贫困地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规模支持力度,力争实现贫困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贷款余额占比逐年提高。二是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以贫困地区的园区、商圈、产业链、专业市场为重点,积极支持批发零售、餐饮旅游、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小百货”、“小酒店”、“小餐饮”、“小工厂”、“小公司”等“五小”小微企业。综合运用“网贷通”、经营性物业贷款、标准厂房按揭、银政通贷款等产品,服务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求。在信贷规模中单列贫困地区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保障小微企业客户贷款需求。三是创新商贸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商投联动,加大PE主理银行、PRE-IPO和上市顾问等创新类股权类投行产品的推动,帮助贫困地区企业拓宽融资途径。通过收益权信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等投行产品业务组合,多渠道解决贫困地区客户资金需求。通过无形资产、收益权和收费权等创新担保方式,突破担保瓶颈。对种养殖企业和大户实行目标式管理,提供专属理财产品,增强该群体的财富增值能力。四是发挥“互联网+金融”资源优势。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融e购电商平台配套信贷产品,尤其是电子保理、电子采购贷、网商微型企业贷款等新产品,为贫困地区企业发展打造新的电子金融平台。依托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组织法人客户经理建立与电商平台客户的微信社交圈,实施“一对一”有针对性服务。利用融e购电商平台,为地方企业插上互联网翅膀,成功将当地特色农产品、绿色环保土特产通过融e购销往全国各地。
农行四川省分行实施“金融+模式创新”
拓展金融扶贫路径
一是实施“金融+特色产业”带动模式。针对贫困地区畜牧、林竹、茶叶、特色水果、中药材、马铃薯六大特色农业培育,组织经营行制定并实施服务方案,新增贷款36亿元,支持了121个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引导扶持众多小规模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壮大。新增贷款73.8亿元,支持45个贫困县旅游、小水电、矿产等特殊资源开发,通过运用“项目+产业+农户”,实现“支持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综合效益。二是实施“金融+精准帮扶”带动模式。针对贫困县现状,找准制约脱贫关键因素,特别是对照“五个一批”进行梳理,实施“分类指导”。推出“巴山惠农贷”、“财政补贴贷”产品,按照“程序最优、时间最短”要求,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贷款予以支持。截止9月底,已分别实现有效投放1809万元、354万元,支持农户161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18户。三是实施“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模式。以农民专合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持媒介,导入“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衔接机制,强力助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已向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35个专业大户和1039个家庭农场发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25.54亿元。四是实施“金融+民生及基础设施”带动模式。累计新增贷款216亿元,支持了88个贫困县水、电、气、路、桥、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甘孜、阿坝、凉山地区,以水利枢纽工程和民生事业项目为重点,新增贷款150亿元用于当地交通道路、供电项目建设,带动当地数十万农民增加务工收入。
巴中市改革信贷模式
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难贷款”矛盾
一是改革评级授信。打破传统评级授信指标设置内容,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评级授信指标,将10多项常规指标优化为4项,建立5:2:2:1信用体系,即诚信度占50%、家庭劳动力占20%、家庭成员掌握劳动技能占20%、家庭人均纯收入占10%,并结合购买健康险、人生意外险、社会养老保险等进行综合评级授信,评级设1-5级,对应贷款额度为1-5万元。全市1567个村9.7万户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全面完成,贫困户评级率达100%,有效授信贫困户8.58万户,授信额度25.11亿元,有效授信率达88%。二是开发专门产品。根据贫困户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致贫原因、贷款需求、贷款用途等不同因素,分别开发了额度5万元(含)以下、期限3年内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20多种。农业银行的“巴山惠农贷”、邮储银行的“扶贫惠农贷”、信用联社的“扶贫小额贷”等均执行银行 优惠利率。加大贴息力度,分类实施贴息,1年期内给予全额贴息,超过1年期按不超过5%的年利率给予贴息。今年全市已预留贴息资金500万元,并适时根据发放扶贫小额信贷额度补足贴息资金,实现应贴尽贴, 降低贫困户贷款负担。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优化贷款流程,贫困户贷款只需经过申请→村风控小组初审→承贷银行审批→签订贷款合同四个环节就能贷到款。缩短贷款时间,村风控小组在收到贫困户贷款申请2日内,必须结合评级授信等级把初审意见上报承贷银行,承贷银行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放款,保证贫困户在5日内就能拿到贷款。延伸服务触角,开通金融扶贫直通车,每月定时定点服务到村,在重点贫困村设立简易金融网点,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获得扶贫小额信贷。
工行四川省分行推出金融扶贫若干举措
一是突出重点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开辟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对于能够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益带动和辐射的项目,搭建符合商业贷款条件的融资项目评审绿色通道,在保质保量前提下加快评审进度,提高贫困地区信贷审批效率。加大对贫困地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规模支持力度,力争实现贫困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贷款余额占比逐年提高。二是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以贫困地区的园区、商圈、产业链、专业市场为重点,积极支持批发零售、餐饮旅游、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小百货”、“小酒店”、“小餐饮”、“小工厂”、“小公司”等“五小”小微企业。综合运用“网贷通”、经营性物业贷款、标准厂房按揭、银政通贷款等产品,服务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求。在信贷规模中单列贫困地区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保障小微企业客户贷款需求。三是创新商贸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商投联动,加大PE主理银行、PRE-IPO和上市顾问等创新类股权类投行产品的推动,帮助贫困地区企业拓宽融资途径。通过收益权信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等投行产品业务组合,多渠道解决贫困地区客户资金需求。通过无形资产、收益权和收费权等创新担保方式,突破担保瓶颈。对种养殖企业和大户实行目标式管理,提供专属理财产品,增强该群体的财富增值能力。四是发挥“互联网+金融”资源优势。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融e购电商平台配套信贷产品,尤其是电子保理、电子采购贷、网商微型企业贷款等新产品,为贫困地区企业发展打造新的电子金融平台。依托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组织法人客户经理建立与电商平台客户的微信社交圈,实施“一对一”有针对性服务。利用融e购电商平台,为地方企业插上互联网翅膀,成功将当地特色农产品、绿色环保土特产通过融e购销往全国各地。
农行四川省分行实施“金融+模式创新”
拓展金融扶贫路径
一是实施“金融+特色产业”带动模式。针对贫困地区畜牧、林竹、茶叶、特色水果、中药材、马铃薯六大特色农业培育,组织经营行制定并实施服务方案,新增贷款36亿元,支持了121个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引导扶持众多小规模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壮大。新增贷款73.8亿元,支持45个贫困县旅游、小水电、矿产等特殊资源开发,通过运用“项目+产业+农户”,实现“支持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综合效益。二是实施“金融+精准帮扶”带动模式。针对贫困县现状,找准制约脱贫关键因素,特别是对照“五个一批”进行梳理,实施“分类指导”。推出“巴山惠农贷”、“财政补贴贷”产品,按照“程序最优、时间最短”要求,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贷款予以支持。截止9月底,已分别实现有效投放1809万元、354万元,支持农户161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18户。三是实施“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模式。以农民专合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持媒介,导入“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衔接机制,强力助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已向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35个专业大户和1039个家庭农场发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25.54亿元。四是实施“金融+民生及基础设施”带动模式。累计新增贷款216亿元,支持了88个贫困县水、电、气、路、桥、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甘孜、阿坝、凉山地区,以水利枢纽工程和民生事业项目为重点,新增贷款150亿元用于当地交通道路、供电项目建设,带动当地数十万农民增加务工收入。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