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将每年投6千万保障留守儿童学习生活

时间:2012-11-25 19:16:29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被闷死男童家境曝光

全屏播放|幻灯播放|查看原图

X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

悲剧,本不该发生


孩子失助拷问社会底线
 

  这个类似现代版“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的心为之一凛。5个流浪儿的悲惨死亡,本不该发生。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亲人,怎么就沦落到蜷缩于垃圾箱里取暖的境地?去年末,曾有过一份给流浪儿的温暖的“红包”——民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通知,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提出到2012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基本实现无流浪的未成年人。那么,毕节这5个“街面上”的流浪儿,怎么就没有进入有关部门的救助视线? [详细]



五男童之死是文明社会的创伤
 

  5名正当花季的儿童,以蹊跷的方式惨别繁华盛世,这对于一个人道社会而言无疑是一出悲剧。倘若最后承担责任的只有垃圾箱和一氧化碳,则5名流浪男童之死就会成为文明社会无法洗刷的耻辱。虽然警方已经初步排除了他杀可能,但这起死亡事故仍然不能定性为单纯的“意外”。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行为能力考虑,家长的疏忽大意、社会的冷漠麻痹和政府部门的消极怠惰,显然都在男童死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详细]

“野孩子”谁来管?


“留守-辍学-流浪”现象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大背景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虽然部分农民工把子女带在身边,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农村里。虽然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重视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但因其涉及面广、操作复杂而难度大、见效慢,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又逐渐显现出了一个新趋势,即由其产生出来的辍学儿童和流浪儿童逐步增多,这种“留守——辍学——流浪”的现象表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到了更加迫切的程度。 [详细]



救助立法迫在眉睫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全国妇联就已经开始起草《国家临时监护职责具体实施方案》,试图利用对强制通报和国家临时监护义务的认定来强化地方政府对儿童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在一些西方国家,不仅有专业的儿童救助法案,还有专业的儿童福利法,对于这些,我国相关部门和立法机关都应该及时进行漏洞上的弥补。此外,在加强立法之后,还要落实好。 [详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