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达川区花椒种植面积力争超过10万亩
时间:2018-11-27 16:59:09 来源:达川区府办
原标题:2018年达川区花椒种植面积力争超过10万亩
9月11日,达川区花椒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该区木头乡清水村举行。会上,达川区正式吹响了争创全省花椒产业特色优势区的冲锋号:2018年全区花椒种植面积力争超过10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
地处川渝结合部的达川区是四川省面积大、人口多的市辖区,是全国产粮、产油、生猪大区,同时也是四川省88个贫困县(区)之一,小小的花椒正在成为该区助推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点亮贫困群众的致富路。
瞄准市场打破尴尬局面
花椒被誉为“八大调味品”之一,提供食品的麻味和花椒风味,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深受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的喜爱。
达川区山地占到总面积的29%,丘陵约占70%,海拔大都处于300至600米之间。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花椒的传统,在一些乡镇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花椒树。
由于味道纯正、香味浓郁,达川花椒一直广受市场欢迎。但因为信息闭塞,再加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又面临着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因此达川区的花椒产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人均年消耗量大约一斤的这个区,人均年花椒产量却不足二两。
面对花椒产地只能吃外地花椒的尴尬局面,达川区加大了对花椒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花椒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达川区在组织干部群众赴重庆江津等地参观考察、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同时,果断出手,将发展花椒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全区唱响了一场花椒产业发展的大戏。
创新模式调动种植热情
“九叶青”花椒,具有生长快、结果丰、收益大、用途广、栽培管理方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瘠薄、耐干旱等优点,对土壤要求不高,非常适合达川区贫困山区种植。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产业路和完善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针对部分群众重视不够,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宣传培训不到位,部分群众对花椒种植信心不足等问题,达川区积极与省、市业务部门和科研院所合作,先后编印下发了《达川区青花椒栽培及管理技术》《无公害达川区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手册,并组织召开技术讲座和现场会,由乡镇负责人和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现场答疑释惑,在解决好“缺技术”问题的同时,解开广大群众思想上的顾虑。
为了让各乡镇、村放手发展花椒产业,最大限度地调动集体、业主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在发展模式上不搞一刀切,拒绝“千人一面”。
既鼓励以“专合社种植为主,农户自由发展”种植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土地租金和务工双收入,又提倡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生产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户的风险,吸引更多外出农民工返乡种植花椒,缓解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该区还大力推动“地上花椒成林,林下鸡鸭增效”发展模式,花椒栽植成林后,充分利用花椒树下空间发展养殖业,既利用畜禽等消灭杂草及害虫,又将畜禽粪便用作有机肥料培肥花椒树,不仅提高了花椒的产量和品质,养殖的“花椒鸡”还成了颇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
科学规划推动健康发展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
达川区不仅把花椒产业作为全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而且还将其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定位。
该区将发展花椒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专门成立了“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全区花椒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专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花椒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对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种苗质量、后期管护、检查验收、企业引进、奖惩措施进行了明确细划,并将花椒产业的发展与部门(单位)和干部的考核挂钩,不仅最大限度地调配了资源,使乡镇和部门形成了合力,而且还确保了产业发展健康有序。
示范引领发挥酵母作用
地处达川区、大竹县、渠县交界处的木头乡清水村,是达川区出了名的贫困村。前些年为了脱贫致富,村里曾搞过养殖,种过水果,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再加上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都没能成功,村民们也渐渐失去希望,纷纷外出打工。
从2014年开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动贫困户利用闲置土地、产业扶持周转金、小额信贷借款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先后种下了1200余亩花椒,并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加工房,还注册了“峰水湾”牌商标,取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今年,该村通过种植花椒实现产值110万元盈利达20万元,为贫困户发放工资40万元,土地流转费用和贫困户分红共计30万元。
种植青花椒取得成功之后,达川区专门派人对该村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推广,将该村打造成为了全区推动花椒产业发展的示范点。在达川区,这样的示范点还有13个。
正是在这些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下,近年来,达川区的20个乡镇发展青花椒近2万亩,目前已投产面积6000余亩,年产6000吨,产值9600万元,惠及1.8万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