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创新”拓展非遗传承发展路径

时间:2017-01-18 15:12:38 来源:绵阳市政务网
  ⑴创新体制助非遗文化“活起来”。在全省率先组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机制,完善非遗保护信息化体系和项目数据库。目前,拥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910余项、非遗传承人173人。

  ⑵创新载体助非遗项目“传下去”。建成安州“红酥”、平武“斗牦牛”等20余个非遗传习所、田野作业点,精选60余项特色非遗项目融入100家文化旅游景区,年均开展“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教育200余场覆盖群众10万人次。

  ⑶创新路径助非遗产品“走出去”。建成北川草编、羌族水磨漆、平武羌绣等20余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省(市)推广30余类特色非遗产品;羌绣、草编、剪纸等12个非遗项目应邀赴联合国总部、美国、法国等地参展20余批次,“天地九五堂葫芦雕绘”在迪拜设立工作室,“杜智华皮蛋”远销日本等国家。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