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用印象 西安:千年古都以信用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时间:2024-08-22 10:32:50 来源:新华财经

  西安市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诚信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早在2300多年前,商鞅“徙木立信”,为西安注入“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诚信基因。而今,西安正致力于打造“诚信之都”城市新名片,让诚信在这座千年古都焕发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2023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12010.76亿元,同比增长5.2%。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建设的助力。近年来,西安市以政务诚信体系建设为引领,通过持续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运用信用手段促进政策落实、审批监管等环节提质增效,创新信用应用场景,为守信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致力于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推行“信用+ ”审批分级管理模式》入选2023年全国信用 案例,成为陕西省 入选的案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市莲湖区先后入选陕西省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

  基于新华债鉴区域经济3类20项指标及评价模型,新华信用对陕西省区域内城市经济情况及综合信用风险评估得出,2023年度西安市区域经济综合信用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紧抓政务诚信建设筑牢诚信之基

  政务诚信是“第一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西安市不断加强政务诚信建设,采取 、排查、整改、惩戒、通报、评价、考核等有效措施,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形成闭环管理。

  近年来,西安市每年开展政务诚信 信息归集工作,制定文件对政务诚信 的主体、内容、归集、公示等作出具体要求,组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服务事项和利民便企措施为重点,结合各自职责依法依规向社会做出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截至2023年10月,已在市级信用平台对654家单位进行信用 公示。

  第三方政务评价是客观评判行政工作精准度、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依据。西安市连续5年开展政务诚信第三方评价工作,从依法行政、勤政高效、守信践诺、信用建设等方面,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调研评价,对“ ”单位予以通报,并指引相关单位对问题进行整改,为各级政府机构针对性提升政务诚信建设水平提供了依据和抓手。

  西安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府机构失信事项自查整改,按照具体范围和要求,存在问题的单位制定分类处置方案,明确完成时限及责任;同时,通过查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西安),对列入失信名单的政府机构,下提醒函进行督办;对政府机构失信事项和整改完成情况,加大通报力度,督促其尽快完成整改工作。

  此外,政务诚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用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离不开全体公职人员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素养。为此,自2020年以来,西安市每年开展“西安市信用大讲堂”“信用大讲堂进区县”等活动共计30余次,聘请专家围绕信用监管、信用应用、政务诚信等主题对各级公职人员进行授课,总计对2400余人次开展了信用培训。此外,还印发《西安市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西安市公职人员诚信知识读本》等信用知识材料,强化公职人员知信守信的自觉性,提高政府公信力。

  信用模式“小切口”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西安市聚焦信用模式探索创新,推出“信用+政策兑现”“信用+ ”“信用+容缺受理”等一系列信用模式,为企业畅享政策优惠、办理审批事项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信用+政策兑现”让守信企业搭上优惠政策“高速列车”。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西安政策通”平台,对接“信用中国(陕西西安)”,探索试行“信用+政策兑现”场景应用。企业信用核查由“线下”转为“线上”,实现了惠企政策兑现涉企信用“一键查”,政策兑现流程进一步优化升级。此外,依托“政策通”平台,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免申即享”功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及受处罚情况、企业信用信息情况、企业纳税情况等方面资质审查。截至2024年1月24日,68家企业在没有任何申请的情况下,共收到1087万元政策奖励。

  “信用+ ”构建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西安高新区对企业经营状况、信贷情况、行政处罚状况等信用信息形成的“精准画像”,根据《西安高新区信用 审批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信用等级达到“ ”(A级及以上)且不涉及特殊审批环节的,开设审批绿色通道,申请人签署《信用 书》后即可办结证照。证照平均办结时间缩短40%以上,企业需提供的纸质材料减少50%以上,多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同时,实施“信用+ ”审批后,监管部门随即启动事后核查程序,重点核查事前 履约情况,对未按 履约的企业,限期督促整改。通过建立衔接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 、事中审管衔接和分类检查、事后结果纳信和联合奖惩的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西安高新区将申请人信用 及履约情况纳入审批及监管全流程。

  “信用+容缺受理”使信用成为企业群众办事的“通行证书”。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于非关键性材料实行容缺,申请人提出申请并作出相应 后先行受理,进入正常审批程序,待申请资料补齐后,发放审批结果。2024年7月3日,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第三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拓展容缺受理服务惠及面。

  临潼区行政审批局还创新推出“AB证”制度,在企业群众办理许可证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一次性材料提交齐全的申请人发放“A证”,而对于材料不齐全的申请人先发放“B证”,待其履行 补齐容缺材料后再换发“A证”。该制度根据申请材料是否完备在办理结果上加以区分,在大幅降低手续办理门槛的同时,提醒容缺办理经营者履行 内容,有效减轻后续监管负担。

  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西安市以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在招投标、税务、融资等多个领域创新信用模式,为企业提供暖心贴心的服务,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政务+税银直播间”,当好纳税信用变现线上辅导员。西安市莲湖区打造全市 “政务+税银直播间”,线上直播辅导和可视化答疑,有效解决企业纳税信用和融资贷款遇到的难点、困点、堵点问题。通过税银直播间辅导答疑与纳税人线上互动,架起税企沟通连心桥,帮助企业知政策、懂流程、会操作,鼓励企业注重纳税信用等级维护,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

  “信用+融资”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高新区以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探索新路径。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西安高新区出台相关政策,对获得信用贷款授信的企业,根据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按照实际利率与资金入账日LPR孰低原则,给予不低于30%的贴息补贴,并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发生逾期的贷款给予风险补偿。

  截至2024年6月21日,西安高新区“信易贷”“首信贷”“专精特新信易贷”“红色增信”等信用类金融产品已为700余家企业授信总额超68亿元,培育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占西安市总量的58.4%。

  推广电子保函应用,助力招投标领域为企减负。在招投标领域,保证金的传统管理方式不仅流程复杂,而且对企业资金流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西安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依托西安国企招标集采交易平台(即招采通平台),引入对接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各类保函经办机构,以其信用评价机制为依托,共享信用数据,大力推进电子保函的实施。通过电子保函,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显著缓解,而电子保函通过数字化处理,不仅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还降低了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成本和风险,同时规避了一些企业的不诚信行为,降低了伪造和篡改的风险,提高了保函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三书同达”机制助企及时信用修复。根据《西安高新区信用信息“三书同达”助企服务机制的实施方案》,西安高新区要求各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职权的职能单位在作出行政决定的同时,向行政相对人同步发放《信用信息公示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决定信用信息将被公示的网站、公示期、提出异议流程、修复流程、信用服务等内容,让经营主体全方位了解自身信用状况,尽快修复失信信息,降低企业失信带来的负面影响。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