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忠臣排名第一的竟是此人 史上 的死忠
比干,子姓,沬邑人,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神灵。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比干出身贵族,是君王的亲叔叔,又掌握权柄,要是也像商纣一样沉迷享受不问政事 不会激怒纣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弃小我为大家,弃个人为宗族,执着前行,虽九死而不悔。
在纣王逐步蜕变的过程中,比干的劝谏是不间断的。即使到了分崩离析之际,微子去,箕子囚,纣王丧心病狂之至,比干依然极言劝谏,永不言弃。作为一位政治家,他不可能不明了政局的积弊难返,但他永不言弃,哪怕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执着为之。
最后这位商朝三朝肱股元老,位高权重的皇叔,尽心尽力辅佐纣王朝政,可惜忠言进谏却不比妲己妖言谄媚,惨遭陷害挖出碧血丹心的七窍玲珑心,治妲己心悸之症,一代忠臣因而魂归封神榜,不胜唏嘘。
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可谓根深蒂固、悠远绵长,历代统治者皆奉之为圭臬,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比干甘愿蹈白刃而殒亡,“谠言才发,轻其百龄之命;淫刑既逞,碎其七尺之躯”(唐太宗《赠殷太师比干诏》),其出发点是“百姓何辜”,这也是比干的精神支柱。“批鳞沥血救斯民,为国何曾知有身。”(阎兴邦《挽比干》)比干之所以能历千百年而“凛然如生,血食不绝”,“岂非忠义之气粹而为乔岳,融而为列星,穷天地,恒万古,作大闲,为民极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