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吴带当风”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17-06-07 12:16:52 来源:川北在线整理
  原标题:历史探秘:“吴带当风”是怎么一回事?
 
  吴道子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一位山水、人物、花鸟、器物都能的画家,尤善人物画,被后世尊为“画圣”。
 
  他早年画作的行笔线纹较细,中年则落笔磊落多变,有如"莼菜条"。与晋人顾恺之、陆探微不同:以疏体而胜顾、陆的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
 

 
  吴道子
 
  据说,吴道子为了突破自己的创作风格,拜草书大师张旭为师学习书法,再将草书急速奔驰、龙飞凤舞的线条应用到绘画上,将东晋顾恺之以来那种粗细一律的“铁线描”,变为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这种“改变”,能更好地地表现了中国士人所着汉服“褒衣博带”的飘逸。郭若虚就曾论吴道子的画风,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这种善于变化的韵律,又富于运动感的艺术效果,人们把它称为“吴带当风”。
 
  实际上,这种画法来自于更早一些时候的北齐画家曹仲达。据文献记载,曹仲达为中亚曹国人,出生在南梁,供职于北齐等朝,以画梵像享有盛名,对佛教绘画及雕塑都具有重大影响。他画的佛像,身着薄质而十分贴体的衣服,而描绘衣纹的线条不但多而且稠密,好似出水湿衣,被人称为“曹家样”,郭若虚评其风格为“曹衣出水”,称其面貌为“曹之笔,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将当时外来的异域风格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要素相结合,使得中国人耳目一新。
 

 
  天王送子图(局部)/吴道子
 
  不过,“吴带当风”的风格是在之前佛画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其艺术样式更具中国特色,对之后的“周家样”的形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后世的高益、高文进、武宗元等人都受到该风格的影响,甚至元、明以后还可见此风格的存在,可谓我国绘画史上一绝。
 
  吴道子的作品今已不存,但“吴带当风”技艺还可从敦煌莫高窟的盛唐经变画、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壁画和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木函上所绘“四天王像”等作品中体会。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