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的神秘机关暗器 一旦触发必丧命(3)

时间:2016-05-28 14:25:45 来源:川北在线整理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中跷板条,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

  八、伏火

  而所谓的“伏火”,能够“飞焰赫然”,具有烧死盗墓者的效力。这种墓被称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墓葬。据分析,“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于墓室里埋藏的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可燃气体——沼气所引起的。

  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就是一座着名的喷火古墓。据介绍,1971年,长沙附近的解放军驻军正在挖掘战备工事,在工程进行到一座防空洞时,当用钢钎插进去的一瞬间,一股莫名的气体正从土壤里向外喷射,有一个战士觉得好奇,尝试着拿火柴去点,没想到一点就烧起来了,并冒出蓝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有人以为遇到了传说中的什么妖怪,不过在场的老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玄火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叫火洞墓。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着名的马王堆辛追墓。

  那么火洞墓的原理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有机物在腐烂过程中,在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甲烷,也就是沼气。在墓室封闭得特别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棺椁密封很严密的情况下,气体长时间聚集在棺材中,当棺材突然被打开时,沼气如果遇到明火,当然一点就着。这就是盗墓中常说的火洞。虽然挖掘火洞十分凶险,不过很多挖墓人却十分愿意碰到火洞,能出现火洞说明墓室是保存完好的。

  九、机弩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在中国所有的考古报告中从没发现有关古墓机关的明确记载,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真的从未碰到这些机关呢?其实不然。节目中王教授透露,据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说,他在挖掘的过程中就曾碰到过机弩,并且对当时的情形做了描述。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

  据了解,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据说有空前复杂的形式:“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王子今认为,以机发之矢射杀盗掘者的方式,应当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准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

  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弓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都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当是性能良好的劲弩。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

  十、塞门刀车

  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塞门刀车,是在城门被攻被时用于堵塞城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装有 24 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