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腊月二十九的习俗和习俗的历史由来

时间:2021-02-09 22:08:48 来源:今日头条

    原标题:四个腊月二十九的习俗和习俗的历史由来

    如果农历十二月有30日这一天的话,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的头一天,在汉族的文化传承里,很多地方称为小除夕,也叫“过赶年”,它与年三十首尾相连,这一天多是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不仅要上坟请祖,这一天还会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

    腊月二十九不像年三十,隔三差五的会缺席春节的盛会,但是腊月二十九不管是作为小除夕还是大除夕,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所以人们对腊月二十九平添了一份敬重。

  【二十九,蒸馒头】
 
  民谣称“二十九,蒸馒头”,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蒸馒头在过去不是随便地做,而是要精心准备认真用心,因为做出来的馒头要跟相亲邻居交换,因此一定要做得好看好吃才有面子,吉利,非常讲究.
  【二十九,去打酒】
 
  腊月二十九,称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国人还会准备些酒.可以看到是“打酒”,不是“买酒”.因为在旧时代,人们买不起瓶装酒.他们用自己的瓶子或塑料袋去酒家买酒,酒会放在一个大容器里.
 
  在新年大餐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十九,备家宴】

    旧时,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人们还会置办酒宴,以备晚辈前来给长辈辞岁、别岁。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贴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

  【历史由来】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在历史上,年前有四个比较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即: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小年夜和拜灶神合并成小年夜,放在十二月廿四.祭灶之说,先秦有之.在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各有不同.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