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本是高山》未上映就陷巨大争议 争论的初心仍应是对张桂梅精神的致敬
近日,根据“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国进行点映,部分剧情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网友很激烈地表示,这是一部诋毁真人的电影,电影的编剧导演都相继发言为电影辩护,但却让争议的炮火更加猛烈。(据11月21日红星新闻)
电影《我本是高山》海报
针对这部电影的争议焦点,在于观众的期待与改编剧情之间的差异。因为这部电影一开始宣发的重点,就是依据张桂梅老师的真实事迹改编。张桂梅老师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大山里的女孩子免费读书,帮助2000多名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走入各行各业绽放光彩,改写了她们的人生篇章,是人们眼中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为人师者”,也是激励和引领无数女孩的温暖亮光。女性题材在影视剧中本就“物以稀为贵”,而为这样一位伟大的、令人敬佩的女性立传,自然更加引人瞩目,观众会很期待影片如何去还原张桂梅的经历,去体现她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但是,电影的部分改编,却让一些观众感受到了“背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其一,有网友质疑,片中表现女孩贪玩,逃学逛街买买买,喜欢泡网吧,女老师因为怀孕和张校长吵架对吼,将原型女孩酗酒的父亲改成母亲,是对女性形象的丑化和贬低,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其二,有观众认为片中胡歌饰演的张桂梅的亡夫存在感太强,每次张桂梅遭遇困难时都会有思念亡夫的镜头,让人感觉逝去的丈夫是她 的精神寄托,但实际上张桂梅多次表示,自己做事的动力是党和人民,是信仰和初心,影片这样表现,实际上是对张桂梅的大爱的一种矮化。
对于这些质疑,影片的主创也相继站出来发言辩驳,电影的编剧表示,酗酒母亲的情节中,那位母亲最终也在张老师的帮助下走上正途,改编是为了展现张老师“救了三代女性”“女性帮助女性”,并将给予影片负面评论的人称为“污蔑污名张老师的坏人”,激烈失控的言辞激发了网友的愤慨。随后,中国电影频道的官方微博也发文力挺影片,称之为一部动人的影片,并表示,编剧的回应虽然失态,但是网友的差评也站不住脚,是在搞性别对立,影片中“男性角色着墨极少,更多是在塑造‘各自立体、丰富、生动’的女性角色,不存在消费、物化、贬低女性的现象”。电影导演也在路演现场表示,通过实地调研,“酗酒母亲”的问题,“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画面里呈现的更不堪的情况。”
电影的两位编剧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质疑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这些针锋相对、言辞锐利的观点,让影片的网络评价更加分裂,各种对立、攻击甚至谩骂的言论如洪水般涌来,平台还因此处理了一大批偏离理性讨论方向,发布煽动性别对立、放大群体矛盾的违规账号。很多还没看电影的观众,先被这个吵架的阵势吓到,表示先“避雷”为上,这显然已经背离了一部传记片最起码的初衷——让人物鲜明的形象和精神立体可感,深入人心。
一部电影拍出来,有好评、有批评都是很正常的事,而人物传记电影本身一直会面临艺术性和商业性,真实还原与改编创作如何平衡的问题,相关情节究竟是否损害了影片的主题,是否歪曲了人物的形象,是否通过影像语言弘扬了时代精神,在目前绝大多数观众还没有观影的情况下,恐怕很难通过“嘴巴仗”去得出一个定论。事不目见耳闻,不应臆断其有无,电影并不是只放一天,正式上映后,会有更多片段和影评释出,看或者不看,相信每个观众自会有选择。
中国电影报道官博的相关评论 (来源:微博截图)
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张桂梅老师成为情绪化的争吵主题,成为煽动争端、互相攻讦的“工具人”,要相信,电影是有力量的,但其力量一定来自观众真实的共鸣。如果影片真的背离了创作初衷,伤害了女性观众,那么市场一定会给予其相应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