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朱元璋26个儿子的结局 湘献王朱柏下场最惨

时间:2022-04-12 18:31:35 来源:今日头条
  原标题:《山河月明》朱元璋26个儿子的结局 湘献王朱柏下场最惨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的邹衍在五行基础上增加了道德和政治内涵,五行终始就大道其行,为王朝更替做了理论支撑。

  商(金)取代了夏(木),周(火)取代了商(金),秦(水)取代了周(火)……到了明朝,明爱国者认为自宋后华夏衣冠就断了,明要接替周朝的火德。

  明朝历代子孙也是按照五行来取名,明朝276年历史,以木开始,以木结束。从第一代以木取名的朱标、朱棣……到最后一代还是以木取名的朱由校、朱由检,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安排。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有7个儿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死了,其余大部分死于永乐朝,少数几个寿命长的活到了明代宗景泰帝时期。

  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几个除了嫡子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外,就是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宁王朱权了。

  皇太子朱标(朱元璋长子)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14岁的朱标被立为皇太子。朱标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把他时时都带在身边,努力培养,把国家很多事务都交给朱标去处理,后来更是直接让大臣凡是政事先启奏太子,再向他回奏。

  史料记载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多有政见不合之处,大多是朱标劝谏朱元璋不宜过于严厉苛责,动不动就杀人。但太子并没有因此触怒龙颜,地位也无丝毫动摇。虽然有时与父皇理念相悖,但他只会小范围实施,绝不会逾矩,以下犯上。朱元璋也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

  1391年8月,朱元璋派朱标去陕西视察,本就身体羸弱的他,日夜操劳国政,这次又因二弟秦王事件费尽心血,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1392年,朱标在南京去世。

  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

  朱棣的一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前40年都是为别人活,身为皇帝的儿子,太子最疼爱的亲弟弟,少年的朱棣远没有逍遥王爷那般自在,一切都在别人掌控下活着。当然,其中也锻炼了自身,为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1399年,40岁的朱棣开始为自己活,发起奉天靖难,燕王扫北,一路打进南京,登上帝位。1402年以后的20多年里,朱棣才是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拿着手中的秉笔,勾勒出一幅永乐盛世。

  人命终有数,皇帝也不例外,在北征漠北归途中,霸业未竟时,苍苍离世。

  湘王朱柏(朱元璋十二子)

  《山河月明》里那个可爱的小孩儿,朱棣的十二弟。怎么也不愿想最后的结局是自焚而死。

  湘王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二子,本性嗜学,读书也很用功,他志在经国。喜欢谈兵,膂力过人,善于弓箭骑马,长大后被分封到了荆州。

  建文帝时期,有人告他谋反,建文帝以乱印钞票为借口诏命其赴京师询问。朱柏不愧是朱元璋的子孙,性子刚烈。他笑着对自己的手下说:“我亲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手下获罪的大臣都不愿受辱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儿子,怎么能够为了求一条活路而被狱吏侮辱!”


 
  湘王朱柏自/焚而死
 
  他没有开门迎接建文帝派来的使臣,而是把老婆孩子都召集起来,紧闭宫门,自/焚而死。这种死法很惨烈,也是建文帝削藩过程中五个王爷里下场最惨的一个。
 

  代王朱桂(朱元璋十三子)

  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擅长武艺,在去了藩地后,没了朱元璋的约束,他完全放飞了自我,展现出了强烈的暴力倾向,遇到事情只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建文帝继位后,在他高强度的削藩政策下,很快就以这些不法事情为理由,将朱桂直接贬为庶人,囚禁起来。

  朱棣登基后,为显示自己不会手足兄弟,把朱桂放了出来,回到蕃地的朱桂立马还原本性,不仅肆意杀人、抢夺财物,还对自己正妃(徐达二女儿)与儿子及皇帝派来的文官施暴,残虐至极,但永乐帝最多也就是警告了事,并无过重处罚。

  最后在自己荒淫无度、糜烂的生活中去世了,享年73岁。他是朱元璋26个儿子中的头号恶人,一个凶神恶煞的人间魔王,但他也是朱元璋26个儿子里最长寿的一个,找谁说理去。

  宁王朱权(朱元璋十七子)

  朱权是朱元璋第17个儿子,封地在大宁,内蒙古多伦多一带。

  1399年,建文帝削藩,朱棣带兵去大宁,表面求助宁王,实则挟持宁王,获得朵颜三卫,拉宁王结盟。宁王也半推半就跟他绑在一块了。

  朱棣登基后,把宁王的封地从大宁改到了南昌,放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一旦有事可立马控制住。明武宗时期朱权的玄孙朱宸濠就是在江西起兵谋反,被王阳明所俘。

  1488年,明孝宗时期,宁王朱权病逝,享年71岁,在当时也算高寿了。

  从1370年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朱杞去世,到1450年朱元璋最后一个儿子岷王朱楩去世,历时80年,每个孩子往下都传了4辈儿了,这要搁平常人家早就没关系了。

  时间创造一切,时间淡化一切,你我在时间面前,再大的浪花都不值一提。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