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代孕?陈凯歌新片遭狠批 制片人出面澄清却仍难堵网友的嘴

时间:2020-12-07 12:29:10 来源:今日头条
  原标题:有偿代孕?陈凯歌新片遭狠批 制片人出面澄清却仍难堵网友的嘴
 
  《演员请就位》巅峰对决已经落幕,最佳演员头衔花落陈凯歌组的胡杏儿,连续二季推出冠军演员的陈凯歌成最大赢家。
 
  然而,两连冠的陈凯歌还未享受到观众的赞美,便先被舆论风暴袭击,他的短片《宝贝儿》因涉及代孕话题受到批评。
 

  指责声认为陈凯歌有“夹带私货”、“美化代孕”的嫌疑,不少媒体也借短片内容反向宣传代孕属于非法行为。

  面对网友的责问,《宝贝儿》制片人出面回应,解释原版作品是“反代孕”,但因为被要求将故事背景改到国外,导致警方出镜抓人的戏份被删。

  以代孕为背景的《宝贝儿》

  虽然制片人表示陈凯歌的《宝贝儿》是反代孕题材,节目组也在争议发生后开始强调故事“反代孕”,但这个作品直观来看更倾向情感主题。

  胡杏儿与任敏饰演的角色都是母亲,前者是中年丧子沉浸在愧疚中难以走出的妈妈,后者为钱做了代孕妈妈,陈宥维则是任敏的爱慕者。

  整个影片有两条情感线,一条是胡杏儿个人情感单线,她走不出丧子阴影,又渴望重新成了母亲,对孩子有别样的执着,所以暗中委托中介代孕。

  颓废、偏执的丧子母亲,被胡杏儿诠释的很恰当,人物气质介于干练与颓废之间,丧子前的职业女性形象与丧子后的失意,观众都能GET到。

  另一条感情线是陈宥维与任敏,可以推断出任敏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让她在感情上缺乏安全感,这应该也是角色成为代孕妈妈的起因。

  因为代孕窝点被查,任敏为有住处欺骗陈宥维是孩子的父亲,在对方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她逐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拒绝将孩子交给客户。

  这个角色不是任敏的常见形象,却比上一轮心机女设定发挥的更出色,当胡杏儿剖析自己的过往时,任敏“若无其事”的落泪内敛又动人。

  在综艺正式放出的版本里,陈宥维用真心化解了任敏的不安,虽然他们已经对孩子产生了感情,但最终也选择把孩子归还给“亲生母亲”胡杏儿。

  而潦倒度日的胡杏儿也因孩子决定“重新做人”,一场代孕影响了三人的命运,虽然代孕妈妈与孩子的分别很伤感,却也让三人的情感线都迎来圆满:

  丧子妈妈有了精神支柱,代孕妈妈得到真爱,好男人追到了女神。

  大美满结局是很多观众的喜欢,但本片中三人的“美满”却是网友狙击核心,因为故事里的两位妈妈都触犯了法律。

  一件非法行为促成了两条感情线的圆满,编剧表达的观点很难让观众信服,在代孕话题相当敏感的情况下,让陈凯歌承担了大量抨击声。

  为什么代孕会引发网友抨击?

  其实,以犯罪为背景促使主角收获情感或成长蜕变的故事并不少见,《我不是药神》主角最初也在灰色边缘徘徊过,观众反而希望主角不被惩罚。

  同样以灰色行为打底,为何《药神》获赞,《宝贝儿》却引发大量抨击声?因为角色的情感大美满走向,恰巧违背了网友希望普及代孕危害性的诉求。

  公众对代孕其实了解很有限,虽然媒体一直强调代孕在我国属于非法行为,但因为有部分国家将其列为合法行为,导致大众不知代孕对女性身体的危害。

  一方面,代孕中需要的卵子大多来自捐卵女孩,很多年轻女生容易因高额报酬被欺骗“捐”卵,因为捐卵并不像捐精那么简单。

  它存在很大的风险,体质不合适,或对药物存在高反,都有可能产生器官衰竭,或者脏器受损、感染,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捐卵女孩失去生育能力。

  另一方面,现实中的代孕妈妈并不像广告中那种轻松,为了提高成功率,往往需要一次性植入多个胚胎,早产、流产等损害身体的概率很高。

  正午阳光医疗器《到爱的距离》中便刻画过类似桥段,因为客户坚持不减胎,导致代孕妈妈险些丧命,最终也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捐卵女孩、代孕妈妈之所以会冒着大量风险以及损害身体为代价加入这个产业链,往往是用健康换取经济收入。

  这便导致很多贫困家庭妇女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或被迫成为代孕妈妈,整个产业链本身便是对女性权益的剥夺,甚至还会引发贩卖人口等问题。

  因为会危险太多,不少承认代孕的国家都有附加要求,只认可非商业代孕或近亲代孕,同意商业化代孕的国家并不多。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女性原本便因传统思想难享受平权待遇,国外企业与中介机构大量的网络宣传,很容易误导女性做出错误选择。

  所以,熟悉代孕风险的网友一直反感舆论淡化代孕危害,对有代孕念头的公众人物或对代孕风险没有直观刻画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是清一水的抨击。

  陈凯歌的《宝贝儿》正好踩中舆论槽点,他的团队敏感度真的太低,在这个时间段选择以代孕为背景的剧本,对创作导向要求很高。

  敏感话题的价值

  陈凯歌对代孕的真实态度并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目前对代孕认识不够清晰的人实在太多,这次的争议也算是一个反向科普了。

  抛开“美化代孕”争议,《宝贝儿》其实有一个更值得探讨的话题:影视行业如何把控敏感话题的价值。

  在《宝贝儿》之前,网友对影视作品谈及灰色地带、删除敏感话题等现象,大多数网友会站在创作者一方,不愿意作品受到限制。

  很显然,站在艺术角度来看,任何话题都有被拍摄的权利,一刀切的删除或反对会对创作者形成局限,导致影视作品越来越“安全”、单一。

  但,为何观众一边吐槽创作受限,一边又试图去“二次审核”陈凯歌的《宝贝儿》呢?关键在于敏感话题的创作价值。

  任何话题都有被搬上荧屏的权力,但也需要有其价值意义。

  《我不是药神》、《沉默的真相》里主角都存在违法行为,但他们的违法都有一定的迫切性,一个为帮人,一个为申冤。

  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适当涉及灰色地带,并不会给社会输出不当价值观,反而可以从他们用灰色求白色的行为抨击社会问题,引发大众反思。

  同样是涉及灰色地带,观众无法认可《宝贝儿》的关键,便是角色的灰色行为没有环境压迫背景,未传递出其被创作的价值。

  “客户”胡杏儿因丧子而崩溃,解决同类人物痛苦的根源是她要走出来,而不是用一个孩子来治愈她,这一点影片并未涉及到。

  任敏因代孕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不仅走向太过理想化,还未呈现出代孕行业的黑暗与伤害,选择这个背景,挺鸡肋的。

  《宝贝儿》制片人回应中表示公映版删减了两个桥段,一是片头警方捣毁代孕窝点,二是片尾警方带走了代孕“客户”胡杏儿。

  在制片人的概念里,这两个桥段是明显的“反代孕”立意,如果没有删减便不会被误解,但未删减版其实输出的价值也很低。

  因为,首尾警方介入只能表达“代孕是非法”的概念,角色实质上收获比受到的惩罚要更多,没有渲染出代孕的危害性。

  相对而言,提及代孕对女性身体剥夺的《到爱的距离》,心理伤害的《母语》,更有其社会意义,能够警醒大众。

  或许《宝贝儿》编剧很想宣传反代孕立意,但镜头中并未有足够刻画,整个影片仍旧是以三个人的情感为核心,代孕完全成了背景陪衬。

  因为敏感话题没有传递出鲜明价值,观众从中找到的警醒与共情极少,作品魅力便被观众对话题本身的抵触掩盖了。

  敏感话题会有社会映衬,稍微把控不好便可能误导观众,所以它的影视化创作要更加谨慎,如果不能发挥出其创作价值,委实不必铤而走险拿业当背景。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