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
“七一”前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引起强烈反响。7月10日,新华网记者 专访了《信仰》执行总撰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王均伟。在访谈中,王均伟围绕立意角度、结构布局、人物选择等话题讲述了《信仰》的创作故事。王均伟表示,《信仰》“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突出“情”、“义”、“力量”三个视角,“那些已经过去的信仰的故事,将永远是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灯塔。”
7月10日,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执行总撰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王均伟(右)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新华网发(胡昌勇摄)
新华网记者:“信仰”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主题,但我们看到《信仰》一片中主要呈现的是 人的精神风貌,为什么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立意呢?
王均伟:我们党走过了90年的奋斗历程,如果说总结成功的原因的话,可以总结很多条出来,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始终有一大批前赴后继为践行信仰而赴汤蹈火的 员。这个历史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尤其值得传承下去,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光大。信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主题,如果写文章来阐述,还比较容易,但用电视的形式表现这样的主题,有一个困难,就是形象化的问题。如果做不好,那就很难吸引观众,也就达不到拍摄的初衷。要把这个主题表现好,需要在立意、结构、素材、语言各个方面都付出艰苦的努力。
2011年3月,这个项目正式开始拍摄脚本的创作。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总撰稿陈晋同志的主持下,成立了由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北京师范大学等不同单位的同志组成的撰稿组,并连续召开多次研讨会,首先明确这部片子的立意,也就是我们究竟要讲些什么,给观众提供什么内容。信仰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显然不可能在那么有限的篇幅里一一涉及,说的那么面面俱到,只能是突出重点。这个重点怎么确定,颇费思量。经过多次讨论,大家逐渐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重点表现 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践行信仰而呈现出的精神风貌。
为什么要这样立意?主要考虑是,我们党的信仰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首先是它的理论形态,就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是它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现在我们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来要实现共产主义。第三是它的价值形态,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牺牲,无私奉献。
理论形态和社会形态主要是解决方向、目标问题,价值形态则主要解决怎样坚守 人的信仰、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的问题。今天,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而要战胜这些危险,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坚定信仰,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不动摇,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这一点,我们的先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过去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们能够坚守理想信念,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
考虑到近几年来,对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已经有很多片子作了阐释,所以我们把这部片子的重点放在信仰的价值形态上,希望通过展示90多年来 人为信仰而奋斗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阐释 人的核心价值观,来推动大家深入思考今天应该怎样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队作用、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一个时代课题。
7月10日,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执行总撰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王均伟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新华网发(胡昌勇摄)
新华网记者:全片是按什么来布局的,有什么特殊考虑吗?
王均伟:全片的结构怎样布局,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曾经设想过几种结构方式,比如专题式的,每集一个主题;也考虑过主题与时代交叉式的;最后确定是按历史发展阶段来结构。
目前的这种方式,脉络比较清晰,让观众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选择信仰、践行信仰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把信仰在各个时期的特征、特色凸显出来,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表现为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在建设年代,主要表现为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年代,主要表现为立党为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信仰问题上,有些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无论时代怎样变化,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比如共产主义理想,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等等,无论战争年代、建设年代还是今天,我们都看到无数 员在默默坚守。还有一些是应当与时俱进的,比如党的指导思想,今天显然与1921年大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停留在那时的认识水平上。再比如我们今天搞改革开放,强调创先争优,鼓励创新精神,提倡立足本职做出一流业绩,这与战争年代、建设年代也不完全一样。按时间脉络结构布局,可以让大家有一个比较,看看该坚守的是不是矢志不渝,该创新的是不是勇立潮头。
新华网记者:《信仰》虽然只有3集,但讲述的人物故事近40个,这些人物是如何选择的?我们注意到,在讲述澎湃的章节,并没有采用大家熟知的“海陆丰农民运动”,而是选择了他舍弃家业的故事,这样取舍有什么用意?
王均伟:我们这个片子是讲“道理”的,是讲 人应该怎样坚守信仰、践行信仰这个道理,但这个道理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讲出来的,就是“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志士仁人、先烈英模,在人物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广泛性、代表性,比如不同职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阶层的、不同地域的等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信仰的力量能够深深打动我们这些创作者。
选择的人物应当有比较广泛的知名度,这样容易引发共鸣,但又要尽量挖掘其较少为人所知的层面,这样才有新鲜感。比如刘胡兰,大家都知道这个少年英烈慷慨就义的事迹,但我们想回答为什么一个15岁的小姑娘能够有那样的勇气?这就与她的信仰有关了,她通过参加当地土改,亲眼看到了乡亲们的变化。
热2018-07-02
热2018-06-28
热2018-06-28
热2018-06-28
热2018-06-27
热2018-06-26
热2018-06-22
热2018-06-22
热2018-06-21
热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