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大论文获1350万奖励引热议 作者:科研经费1300万

时间:2017-07-06 16:16:07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7月6日消息(记者刘涛 王一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6月29日,全球 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以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陈学伟为通讯作者、李伟滔为第一作者的论文。6月30日,川农大官网就刊出《学校奖助陈学伟研究团队1350万》的消息,此消息一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最终演化为“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热烈讨论。

  网友1: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

  网友2:现在有些明星一场演出就是几十上百万元,比科学家收入多多了,就是该重奖科学家。

  网友3: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会出问题的。

  网友4:人家做科研,一个团队不知道多少年的努力才有了这些成绩和成果,我觉得非常值!

  到底是什么研究成果可以登上全球 学术期刊《Cell》在线?川农大又是否真的给予了研究团队1350万的奖励呢?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30%-50%。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7年多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这将有望提高水稻自身免疫力,解决抗病基因耐药性的国际难题,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路径。如此看来,这项研究成果确实卓越。

  作为奖励和鼓励,川农大确实对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并特聘李伟滔副研究员为教授二级岗。随后网络上掀起了“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

  这篇论文值不值1350万?

  7月3日下午,论文作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澄清:“1350万,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根据学校教职工奖励政策,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50万元。因为陈学伟和李伟滔发表论文,进入我们学校的双师计划第二层次门槛,按照规定,每个人每年25万,支持5年,就是250万元,发表论文后,还要一次性科研补助50万,就是300万元;另外1000万是学科建设经费,每年200万,连续支持5年。科研经费是1300万元,团队奖励是50万元。”

  按照李平教授的说法,整个团队共20多人,每个人贡献不一样,分到的奖金会不同,人均只有2万多元,比起七年的研究时间来说,奖金并不算多。有人认为,重奖论文,可能会影响年轻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甚至滋生为拿奖金而发论文等行为。

  李平教授对此进行了反驳:“做科研不是为了奖励,做科研的人都知道没有办法预测取得的成果。如果一开始做科研就是为了奖励,估计没有哪一个科研人员能够打包票他一定能拿到奖励、一定能够取得成果。科学研究也是一种职业,有职业特点。”

  李平教授称,也许有些科学家做一辈子科研什么大奖都没有获得,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科学家就不努力。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辛,守得住清贫,还要接受得了可能一生无为的凄楚。“不能把科研工作推得很崇高,好像科学家都不食人间烟火,科学家也是人,也是需要收入,需要养家糊口。我们获得的这个奖励,主要是科研经费的补助。以后5年,我们能够长期稳定科研经费的资助,奖励对团队是最有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李平教授称,最让他高兴的是,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起到推动作用:“第一大突破是发现了自然界罕见的基因突破位点,这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异以后,能大幅提高水稻对病害类的抗性,大幅提高水稻自身的免疫力。第二大突破是发现这个位点调控机制,它的创新性在国际上都是首次。另外,这个抗性基因在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的同时,并不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应用上前景非常好。”

  为何会产生理解上偏差? 专家:课题经费资助不是奖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大家容易把奖励和科研经费混为一谈。“一般来讲,对于团队的奖励是归属于这个团队,它可以由团队自行支配,不要求团队进一步做出什么。但课题经费资助其实不是奖励,它实际上是学校对于团队的支持,是需要团队拿着经费用在学术研究上,要做出相应的学术成果的。也就是说,其余1000多万要按照学校的有关经费管理办法使用这笔经费,不能够去随意滥用。一旦滥用,会出现经费流失或其他的违规问题。川农如果向社会明确公布奖励这个团队50万,另外的实际是课题经费,这样引起的争议并不会这么大。”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