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坚持“三个倾斜” 鼓励 人才扎根基层
三个倾斜
通过实行高海拔地区工作折算工龄补贴等“四项特殊政策”,在薪酬待遇上向基层倾斜
通过实施“奖励积分制”等,在职称评审上向基层倾斜
在选拔任用上向基层倾斜,畅通基层干部人才成长通道
本报讯(记者 刘春华)“以前,乡镇老师听说有机会调到县城,高兴得就像中了大奖。现在乡镇老师的待遇比县城老师好,想从乡镇调一个老师到县城,人家还不一定同意。”近日,记者在阿坝州茂县采访时,该县教育局副局长金晓明告诉记者,随着我省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政策力度加大,基层待遇好了,很多人才也愿意留在基层干了。
人才难招、人才难留,是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如何破解?近年来我省健全政策设计、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坚持“三个倾斜”,确保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审和选拔任用上向基层和艰苦地区倾斜,以鼓励 人才扎根基层和艰苦地区。
在具体实施上,通过实行高海拔地区工作折算工龄补贴、高海拔乡镇临时岗位补贴等“四项特殊政策”,在薪酬待遇上向基层倾斜。根据海拔高度、地区类别、工作性质等,乡镇特别是艰苦地区工作人员人均每年可增加1.5万至5.9万元补贴;通过实施“奖励积分制”等,在职称评审上向基层倾斜;在选拔任用上向基层倾斜,畅通基层干部人才成长通道,近两年为基层定向考录干部人才3000余名。
制度设置还在进一步完善。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再次为全省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招揽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带来一大波政策红利,“以后基层招专业技术人才,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等,都将得到放宽。”
根据该《实施意见》,以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对论文、科研、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或硬性要求,可以用能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工作总结、文案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专利成果等代表。
茂县南新镇农业畜牧水务中心农艺师张跃勋听说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这位苹果种植专家告诉记者,对他们来说,评职称要过的计算机和外语考试却是难翻的“大山”。“现在不作硬性要求了,可以让基层专技人员把心思投入到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中去。”
针对基层和艰苦地区人才现状,近年来我省还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先后出台激励引导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基层“8条措施”、加强藏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8条意见”、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18条政策”等。截至2016年,我省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总量比2012年增长41%,教育卫生人才空岗率从2012年的26.5%降至目前的13.3%,人才总量、规模、结构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