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超四成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块 巴山蜀水绿屏障

时间:2017-01-06 10:03:46 来源:人民日报

  “旌湖发现青头潜鸭!”近日,四川德阳“贵客临门”——旌湖经过水环境治理,吸引3万多只候鸟前来越冬,并在这个冬天发现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重工业城市德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四川坚持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缩影。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意义重大。近年来,四川系统实施江河流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连通江河湖库水系,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同时实施水库、湖泊“清水工程”。2015年底,四川出台“水十条”,计划到2020年,使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并在本世纪中叶使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3000亩;响水六坊湿地公园,3000亩……在眉山市,这样规模的湿地公园已有10多个。近年,眉山启动“千湖之城”项目,依湖傍河建设湿地公园,收到良好生态效益。以该市仁寿县为例:湿地建成后不仅气候和降雨量明显改善,而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达到每年300天以上。

  湿地活水凸显综合效益,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环境。四川湿地众多,仅 和省级湿地便达40多个。推进湿地修复治理,发挥“地球之肾”功能,四川在完善湿地保护网络的同时,依托河流、湖泊等湿地资源,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

  走进宜宾市鸭池乡大坝村,只见片片梯田种满了果林:通过种植水保林和改土治水,全村2015年水土流失量比2013年减少70%以上。在该村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仅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便超过1200万元。

  据统计,四川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超全省国土面积的1/4。控制水土流失,才能加固长江上游屏障的脆弱环节。“十二五”期间,四川共投入中央及省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38.38亿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使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比治理前减少了70%。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四川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进一步遏制土地沙化趋势。

  “冬天一过游客又会多起来,新年要多修几间客房。”坐在漂亮的藏式新屋门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66岁的牧民巴甲计划着新一年。随着若尔盖湿地面积恢复,当地旅游业逐渐兴旺。目前,若尔盖县已被划入“黄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实施以草定畜和草畜平衡政策。虽然畜牧规模受到控制,但牛羊品种改善、村集体旅游收入分红等,让牧民们收入不降反增。

  守住环境生态红线,便是守住发展增收“金线”。2016年,四川划定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的13处生态保护红线区块,超过全省面积的40%。此外,四川还筹划建立红线管控负面清单和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制度,层层落实红线责任。

  

  四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红线保护区占全省面积40.6%

  四川: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不越雷池一步

  我省出台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 明确13个红线区块

  四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力争2018年前基本完成勘界定标

  四川首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3个红线区块将分类管控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