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市州政府质量考核结果出炉 2市A级4市州C级(3)
实际上,问责并不是此次质量考核必须的处理环节。根据出台的《四川质量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为D级的市(州)政府,应在考核结果公告后1个月内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整改不到位将接受约谈,必要时由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地区有关人员的责任。“此次考核并没有出现59分以下的D级,但排名靠后的市州都希望通过强有力的举措,促进地方质量意识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将质量工作推上新台阶。”该负责人说。
考核中一些问题凸显:一些地方重增长速度、轻发展质量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缺乏质量长远规划;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质量规划,但落实还不到位。
多个考核组还发现,一些地区质量安全、制假售假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仍是假冒伪劣商品重灾区,对消费信心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有的地方执法打假、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等领域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在机构调整过程中不同程度削弱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工作,有的地方质量监管队伍存在知识结构不匹配、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质量安全监管需求,特别是加工食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小作坊、小企业较多,小微企业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粗放,生产技术条件和工艺设备落后,存在有标不依、无标生产的现象。
面对问题,各地政府并未逃避。多地正在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得失进行部署安排。童利忠教授刚接到眉山等地邀请,希望他对该市首席质量官进行培训,而面对不尽如人意的考核成绩,不少排名靠后的市州,也向省质量强省办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围绕考核内容进行“专题辅导”。
下一年度继续进行的质量考核工作也将会有新变化。“强省办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打分标准和程序,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机制。”童利忠说,首次考核多是按照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进行质量考核的实施办法开展的,“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的考核内容,更清晰地反映四川质量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