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起步国家试验 奔向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时间:2016-02-23 16:48:04 来源:四川日报

  成都篇

  一槌定音,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写进了四川历史:去年9月,该村一宗面积为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竞拍,发出四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声”。

  同一时段,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先导药物创始人李进,也在为刷新“创业史”进行冲刺:他在成都组建了我国首个“药物种子库”,用DNA编码化合物库将10亿“种子库”的存储,从“一栋楼”缩短到“几平方米”。

  改写历史,探索经验,示范全国——在国家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中,这看似无关的两个切片,蕴含同样的深意:作为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要依托,成都把全面创新改革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本报记者 张守帅

  【战略】改革精神一以贯之

  首位成都“挑起大梁”

  收官“十二五”,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并在2015年保持了7.9%的较快增速。

  成绩来之不易:在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投资效益下降、发展空间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依靠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愈发不能持续。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首位成都“挑起大梁”“一马当先”的要求,成都市委立即确立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GDP万亿之上“再出发”、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天府新区晋级国家级新区,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中韩创新创业园等三大国际合作平台相继落户;国家还赋予成都新一轮农村改革破冰、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任务。

  改革释放了红利,创新凝聚了动力。2015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500亿元,同比增长14.50%;与此同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战术】“创新+2025”

  全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