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买菜吗? 菜上有它多数打了农药不能吃!
形状,颜色正常的蔬菜,一般是常规栽培,是未用激素等化学品处理的,可以放心地食用,那么如何辨别含有农药的蔬菜的呢?下面就会介绍辨别含有农药的蔬菜。
辨别含有农药的蔬菜
一、不吃形状、颜色异常的蔬菜
“异常”蔬菜可能用激素处理过,如韭菜,当它的叶子特别宽大肥厚,比一般宽叶韭菜还要宽1倍时,就可能在栽培过程中用过激素,未用过激素的韭菜叶较窄,吃时香味浓郁。有的蔬菜颜色不正常,也要注意,如草头叶片失去平常的绿色而呈墨绿色,毛豆碧绿异常等,它们在采收前可能喷洒或浸泡过甲铵磷农药,不宜选购。有些形状、颜色异常的蔬菜,如经查实确系新品种,则另当别论。
二、不吃“多虫”“多药”蔬菜
在众多蔬菜中,有的蔬菜特别为害虫所青睐,可以称之为“多虫蔬菜”;有的菜害虫不大喜欢吃,可以叫它作“少虫蔬菜”.是由蔬菜的不同成分和气味的特异性决定的。多虫蔬菜中,“出名”的有青菜、大白菜、卷心菜、花菜等,少虫蔬菜有茼蒿、生菜、芹菜、胡萝卜、洋葱、大蒜、韭菜、大葱、香菜等。
多虫蔬菜由于害虫多,不得不经常喷药防治,势必成为污染重的“多药蔬菜”.平时应尽可能选“少虫蔬菜”.不过,在温度较低的季节,由于害虫休眠越冬,农药的喷洒也停止,这时少量食用“多虫蔬菜”也无妨。
三、不吃施肥量大的蔬菜
由于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大,特别是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的施用量过大,会造成蔬菜的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硝酸盐本身对人毒性并不大,但随蔬菜进入胃肠道后会被还原成为亚硝酸,亚硝酸再与胃肠道内的次级胺结合形成亚硝铵,这是一种致癌物质。
对上市蔬菜检测后发现,各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强弱不等,由强到弱的规律是: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白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硝酸盐含量高低相差可达数十倍。其规律是蔬菜的根、茎、叶(即营养体)的污染程度远远高于花、果、种子(即生殖体),这可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保护性反应。这个规律很有用,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消费蔬菜,尽可能多吃瓜果和食用菌,如黄瓜、番茄、毛豆、香菇等。
如果你很喜欢吃叶菜,也不要太为难自己,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即可。因为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胺的形成,可减轻叶菜潜在的危险。
去除果蔬上的残留农药的方法
不管按照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概念,农作物种植中的农药种类都极为巨大。在新闻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某某果蔬上检出多少种农药”的报道,下面就教你去除果蔬上的残留农药的方法,一起来了解去除果蔬上的残留农药的方法吧。
去除果蔬上的残留农药的方法
在讨论如何“去除”这些农药残留之前,我们先说明两点常识:
第一、“检出农药残留”跟“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这个“不产生危害的量”是由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的。作为“有毒 物质”,研究其毒性一般在动物身上进行。用不同剂量的农药喂养(或者其他方式让动物接触),找出动物“不表现出任何异常的最大剂量”.一般来说,考虑到人 和动物的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不同”,用这个剂量的100分 之一来作为人的“安全剂量”.再根据人们每天可以吃到食物的最大量,来制定食物中的“安全上限”.可以说,基于目前科学对于该农药的认识,只要不超过这一 上限,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健康风险。如果有新的科学数据出现,显示在更低的剂量下“也可能有害”,那么就会修改安全标准。
第二、“有多少种农药”跟“有害剂量”是两回事。不同的农药是针对不同的虫害或者病害,作用机理一般不同。即使有同类的农药作用会累加,也还是根据其“残留 量有多大”,而不是根据“有多少种”来判断是否有害。也就是说,如果每种的残留量都低于国家标准,那么危害可以忽略;如果残留量超标,那么即使只有一种也 还是不合格产品。
农药毕竟对于人体没有价值,而“安全数据”也都是通过实验数据来推测制定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存在”.通过开发毒性更低的农药、规范生产中的使用,是根本途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手中的果蔬,有哪些方法可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呢?
科学界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各种农药特性不同,而任何去除方法都是针对某一特性。也就是说,对一些农药有效的,可能对另一些无效。要想找到一种能去除所有农药的“ ”方法,基本上不能实现。
2010年的《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上,发表了比利时学者总结的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综述。他们发现:焯水、去皮、油炸、清洗(并结合其他处理)是最有效的几种途径。
其中油炸平均可以去除90%,焯水则接近80%. 不过考虑到多数蔬菜水果并不适合油炸,而油炸本身有带来高脂肪高热量,以及破坏其他营养成分,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而焯水,即放到开水中烫一下就捞出来, 高效而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比较小,对于很多蔬菜来说更加可行。有意思的是,如果长时间煮,则对农药的去除效率会明显下降。该综述的计算结果是平均不到20%.这有可能是经过长时间的加热,蔬菜细胞被破坏了,到了水中的农药又可能进入到蔬菜中。
加热对于农药的影响可能比数字显示的更加复杂。比如说,有些农药在高温下会分解,而分解的产物有些无毒,有些却可能更毒。在不清楚的前提下,通过烹饪前处理来去除,无疑是更好的方案。
清洗是研究得最多的方式。美国康涅狄格州政府的一个部门曾经进行过一项规模比较大的清洗去农残的研究。他们选取了28批次的生菜、草莓等果蔬,分别检测清洗前后几种常见农药的含量变化。他们使用了自来水、洗涤灵以及4种专门的“果蔬清洗剂”.结果发现,每种方法都能显著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这些专门的果蔬清洗剂与清水没有区别。他们还发现,这些农药是否容易被洗掉,跟它们的溶解性关系很小,主要是被清洗时的机械运动所去除的。所以,他们的建议是:在自来水下冲洗30秒以上,伴随着搓洗。
还有人喜欢用酸水、碱水或者盐水来浸泡果蔬。这些方式对于某些果蔬、某些农药是有效的,比如一项研究中青椒用2%盐水浸泡10分钟后清洗,可以去除80%以上的农药残留。但是如果有的蔬菜表皮细胞被这些浸泡溶液破坏,那么洗到水中的农药又有可能进入蔬菜中,类似于焯水和久煮的情况。
清洗能够去除表面的农药,但是对于渗入皮内的就无能为力。一般而言,渗入的部分主要分布在表皮内,所以去皮是很有效的手段。比如土豆,去皮可以去掉70%以上的残留农药。
总结一下的话,去除果蔬农残的三板斧是:清洗、去皮、烹饪。如果依然担心,果蔬尽量多样化也会有帮助。不同的果蔬使用的农药不同,多样化的选择也就可以减少每种农药的摄入量。因为这些不同的农药不见得会产生累加危害,这样也就有助于减少“万一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