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四加快”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建设

2012-07-14 09:41:59 来源:四川在线

  (一)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坚持把新村聚居点建设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按照“文明现代、品质特色、功能配套”的要求,引入社区建设理念,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实施”的原则,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把聚居点建成体现民俗风情、融合现代元素、展示产业风貌的别墅型新家园。今年以来,全区47个乡镇和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按照区域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居一体”的要求,首批启动212个聚居点建设,拆除农村土坯房、危旧房19843户,实施风貌改造4040户,新建“巴山新居”17860户、215万平方米,聚居农村人口7万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农民改变厨厕相连、人畜混居等生活陋习,住上了现代气派的小洋楼,过上了健康文明新生活。

  (二)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以促进农民致富为目标,按照“产居结合、集中连片、核心示范、辐射带动”的思路,采取入股、租赁、转包、置换等方式规模流转土地,招引业主开发,发动农民参与,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基地),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运作,为“巴山新居”工程和扶贫开发提供产业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成都艾文博、四川塔基、江苏雨润、天津浩湖、荣兴旺公司等龙头企业8家,带动发展各类专业村75个,培育各类专业大户3600户,组建专合组织23个,建成银杏、芦笙、川明参、猕猴桃、金银花、巴山土鸡等农业产业园区(基地)8个,发展特色种植9.2万亩,年可出栏生态畜禽346万头(只),建农副产品加工厂(场)21个,实现特色产业总产值2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民3.5万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一大批农民变成老板、股东、商人和产业工人。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生产方便、生活舒适”的总体目标,配套建设水、电、路、气、通信、环保等功能设施,着力夯实“巴山新居”工程和全域扶贫开发的基础,加快改变农村发展条件。今年以来完成县道破损油路改造40.1公里、县乡联网路建设77公里、村道硬化415.9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50%的村通水泥路;整治水库23座、山坪塘213口,新建微水池155口,完成渠系配套建设133公里、堤防工程建设1.13公里,新建集中供水13处、小集中供水35处、分散供水180处,解决了5.3万人饮水难问题;实施土地整理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森林走廊”359.5公里;新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2个,改造农村电网512公里;新建沼气池1990口,40%的乡镇用上管道天然气;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了区域全覆盖。

  (四)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巴山新居”工程的重要内容,今年已投入9100万元,建成21个标准化乡镇公共服务中心、24个被撤乡镇办事处便民服务站、15个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乡镇流动服务队配备了交通工具,在行政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在村民聚居点按照“1+6”的模式,规划建设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合调解、农家购物等6个中心,组建公共服务议事委员会、择优选配政策宣讲、文体辅导、综治调解、计生服务、卫生防疫、民事代理、农技推广、环卫物管等“八大员”。与此同时,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探索推进乡镇“七所八站”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人员下沉,将管理服务职能向聚居点延伸,逐步实现乡(镇)、村“一站式”办公。







揭秘埃及艳后有多漂亮,如何迷倒凯撒大帝?

古代女子不想生孩子该怎么办,避孕方式惊人!

中国历史最牛妓院,皇后当起了妓女荒唐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