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冬为啥 今冬是暖冬吗?

时间:2020-11-16 00:02:46 来源:今日头条

    原标题: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冬为啥 今冬是暖冬吗?

    寒衣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孝老敬亲文化的传承。在寒衣节,儿孙后辈们会给离开人世的亲人烧寒衣。不同地区寒衣节习俗不同,有的地区习俗要求:男的跪地不用哭,而女的则要哭。据传说,寒衣节和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个故事有关,因此女性则会要求在这天哭。

    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经验总结了大量和寒衣节相关的俗语。俗语和气候变化以及农事生产密切相关,“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冬”就是很有趣的俗语。

  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冬
 
  在寒衣这个节日当天,如果能有一整个晴天,就能穿着单衣过寒冬,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其实这句俗语没有依据,只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劳动人民根据多年经验发现寒衣节当天晴天,暖冬的概率就大,因此才有了这句俗语,本质上来看还是概率问题。
 
  针对这个就要说下我国俗语中对气候预测的两大问题:一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非常多,地形、纬度、洋流等因素都会影响温度和降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极大;二是在分析气候变化过程中永远不能忽略南北差异和个人因素,南北气候差异大,个人体质不同,对温度的承受能力就会有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句俗语?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视野的局限性,古代俗语大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域性,只针对某个区域气候变化;二是片面性,气候问题常会以偏概全地去看待。正是以上两个局限,古人才总结出“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冬”这句俗语。
 
  寒衣晴一天,人们就会很大概率确定是暖冬,因此才不会准备厚的衣物活动。实际上,在北方地区即使真的是暖冬,温度也会很低,单衣过冬纯属夸张说法,而南方地区由于是湿冷天气,穿着单衣过冬的可能性也不会可能。俗语只是当时时代的经验总结,不一定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今冬暖冬的概率不是很大,根据各地温度变化统计来看,相比往年冬天会稍微冷一点。不过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很高,冷冬和暖冬尚不能确定,具体关注天气预报的变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笔者看来,今年暖冬和冷冬的影响因素有三:一是底层因素,底层因素主要指的是当地影响气候的因素;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温度普遍升高是大趋势,不可能延缓;三是拉尼娜效应,拉尼娜是当下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拉尼娜发生很可能带来冷冬。不管冷冬,还是暖冬,准备好过冬衣物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有了风度,忘记温度。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