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总有人是路痴? 路痴是病吗?
时间:2018-05-02 13:14:47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原标题:为什么身边总有人是路痴? 路痴是病吗?
小鸟、大鼠、甚至仓鼠,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回家的路,为何人类却常常迷路?
人不如鼠,人不如鸟……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早在194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就观察到大鼠超凡的寻路本领。大鼠在迷宫中寻找食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堵住它们原本熟悉的路径,或者把它们移到一个新的起点,它们都能探索出新的路径,找到藏起来的食物。
从那时起,人们陆续发现,还有很多动物天生不会迷路。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们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们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人类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那么,人类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步丧失了这种能力,还是这种能力尚处于“潜伏期”,等待着被释放出来?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些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
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
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而是通过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筑,我们也只是参照建筑,告诉我们该左转还是右转,全然不理会这些建筑的空间分布。
也许,早期人也是通过几何学知识定义周围世界,判断方向的。但是,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脑袋里储存的经验越来越多,推理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人类逐步丧失了这种 的导向能力,而是通过推理和经验,通过建筑和路牌,寻找回家的路。
不少人在高温环境下充电都不自知。比如夏天出门旅行时,手机没电了就拿出充电宝充电,充电宝和手机一起拿在手里,暴晒在太阳底下。此外,冬天较冷的天气,在烤火或者启用其他电暖设备时在旁边充电,一样是高温环境下充电。
以上伤手机的充电方式,或许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曾使用过。若是情非得已时偶尔一次不要紧,若长期使用以上方法充电,会大大缩减手机的寿命!别大意,赶紧改掉。
“路痴”可能是一种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建筑和路牌,离开了地图和GPS,他们很有可能迷路。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即使出门前看了地图,车上安装了GPS,周围有建筑,路上有路牌,他们还是到不了目的地。明明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他们却走错了方向,绕了一个多小时才突出重围。
有些人天生方向感好,从未迷路。即使一时迷路,也能通过推理和经验等多种方法走出迷途。但是,有些人就是天生的“路痴”,几乎没有方向感,即使通过各种后天培养还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步。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莎伦·罗斯曼就是一个“路痴”。她经常开车绕行在住所附近的街道上。每转一个弯,她似乎进入一个新世界,眼前的景物是熟悉的,同样的房子,同样的街道,但是,所有的景物都改变了位置。在她的印象中,商店应该在北面,但实际却在东面——它们移动了90度。
从5岁开始,她的世界就是这样。50多年来,经过无数次脑电图扫描,没有一位医生对她的病情给出明确诊断。她甚至怀疑,没有人相信她的话。后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朱西普·伊利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詹森·巴顿新发现了她的大脑中的某些异常。他们把这种病症定名为“发育缺陷性地形定向障碍症”。他们已经发现400人可能患有同样的病症。
这些患者没有明显的脑部损伤和脑病变,没有诵读障碍症,记忆力、平衡感和视知觉都很正常。 不同的是,他们无法正确定向,即使是在他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有些人还因为经常迷路而不敢单独出门。他们能够凭借记忆记住某条路径一系列的转弯方向,却很难找到回家的路。而他们对绘制路线草图也备感困难。
不认路又如何?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我们或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却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 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