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 为什么爱看心灵鸡汤的人越来越多?(2)

时间:2016-06-02 11:10:06 来源:壹心理

  三、还要给故事一个“标准答案”
 
  一个“好”故事是鸡汤核心的要素,但是和煲汤一样,食材再好,掌握不了火候,也熬制不出一锅靓汤。在这方面,于丹老师是鸡汤发展史中绕不过去的人物,炉火纯青的鸡汤烹饪技术使得于老师成为了第一个把鸡汤端上了千家万户餐桌的大厨。于老师给鸡汤进行了一个革命性改进,在保留故事性的同时加入了“哲理”。其实这个东西也并非于老师首创,任何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会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故事的中心思想。其实这和心灵鸡汤的初衷是相悖的,鸡汤是滋补心灵的营养品,愿不愿意喝,愿意喝多少,喝下去能吸收多少,因人而异。同一个故事,你读出了爱,我读出了感动,理解的毫厘之差不会改变鸡汤的品味,也没有人要求鸡汤需要具有百蓝根一样包治百病的功效。
 
  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我们小学语文中还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叫做标准答案。所以当我拿到一个故事读完之后,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理解正确不正确?这种不确定性非常折磨人,但凡小时候做作业偷偷翻过参考书上标准答案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对于不确定性情境的接受程度是会受到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的,习惯了翻看标准答案的我们长大后自然也乐意接受于老师从故事中总结出的“哲理”。就好像学校食堂的一锅鸡汤,即使是用食堂大妈吃剩下的鸡骨头熬制,你也依然喝的津津有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会带来消极的结果,比如习得性无助,并且会扼杀人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故事的标准答案之外,我们也需要人生的“标准答案”,于是各路禅师智者陆琪仁波切大行其道,捧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有的鸡汤为了让人喝的方便,连故事的渣滓都已经过滤的荡然无存,只剩下144字的空洞道理和更加没有内容的配图。但是这种形式依然有人接受,追捧这些东西的人,大多犯了两个常见的心理偏差,一个叫(自我)归因偏差:认为自己的成功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和智慧,而失败来源于时运不济,天妒英才。另一个是(自我)证实偏差: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两种偏差累积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催化剂,具有把鸡汤转化成鸡血的神奇疗效。对于这些人而言,鸡汤的内容和逻辑已经完全不重要,只要可以证明“我很聪明,我很努力,我一定可以成功,只不过还没有等到合适的机会”的东西,都会受到欢迎。
 
  四、长久来看,毒效大于疗效

  简单总结一下,故事型鸡汤的特点是不顾内容真实性与逻辑连贯性,用小故事为人们勾勒了一个简单的、公平的、充满正能量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这样的心灵补品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失恋、情绪低落等)。哲理故事型鸡汤实际上已经偏离了鸡汤最初的目的,它为人们指出了一个看似正确的答案,实际上却是在娇惯着读者总爱偷懒的大脑,久而久之,会使人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想必这也是诸位人生导师不愿见到的,尤其是那些贴着“人生道路、成功捷径”的鸡汤,恐怕还是毒效大于疗效。至于宁愿相信鸡血汤而不愿进行自我反思的诸位,只能说,现代社会很危险,还是请先自行进化300万年再考虑在这里定居吧!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