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加出致富新风景

时间:2016-10-17 12:10:52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制图/李梅

天宫院村已建成的川北民居建筑群。 本报记者 伍力 摄

  袁天罡墓地,位于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是当地著名景点。74岁的贫困户刘忠辉在此打工快一年了,主要负责为游客挑选的同心锁刻字。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老人每天忙得连轴转,“来的人排长队,光刻字我每天能挣100多元!”

  阆中是旅游大市,拥有阆中古城5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4A级风水文化旅游景区、构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20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2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又面临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的现状,脱贫任务重。为此,阆中提出将旅游与扶贫有机结合,推动“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享受旅游红利。

  在阆中,像刘忠辉一样吃上“旅游饭”的贫困户还有很多。数据显示,仅去年该市就依托旅游实现脱贫5100余人,全市减贫总人数13565人,减贫贡献率达37.6%。

  A

  串珠成链

  近郊乡村成景点

  刘忠辉过了大半辈子穷日子。孙女儿出生没多久,在外打工的儿子就没了音讯,老两口好不容易把孙女拉扯大。“去年老伴病了,孙女又考到城里读高中,这日子更难过。”

  景区发展让老人找到了出路。“工资每天结算,土地也流转给园区,比外出打工强。”对于现状,刘忠辉满意。村里又帮老人的孙女找了份短工。今年暑假,她一直在景区最大的农家乐“向家院子”打工,挣了1200多元。

  “道路不通、规划滞后,又缺乏整体营销,这里的旅游一直‘慢半拍’。”天宫乡乡长王毅介绍,过去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干熬”,收入不高。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阆中古城又陷入“请得来留不住”的怪圈。2015年来阆游客达7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1亿元。“相对于不断攀高的游客群体,增收潜力还有待发掘。‘一日游’是常态,游客即游即走,消费形式也较保守。”阆中旅游业业内人士分析。

  如何打破“怪圈”、串珠成链留住过路客?阆中将目标瞄准近郊景区,连年加大整体开发和营销推广力度,促进游客分流,丰富旅游业态。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