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打造全域湿地 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3)
而占比接近74%的“黄色”区域,则被列为“禁区”,对游客说“不”。胡晓燕说,湿地保育区将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原有的植被和动物,为岷江沿岸的鱼类和鸟类等,重建一片舒适的栖息地。
据介绍,未来这一区域还将设立一系列监测点,严控捕鱼行为——对这片珍贵湿地的保护保育和生态修复,将“落实到每一个微小细节上”。
优势共享——
全域湿地转化生态旅游“增长极”,让生态效益充分融入居民生活
8月1日,新津斑竹林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仁俊站在斑竹林景区的巨幅规划图前,手指沿着弯曲的羊马河河道一路划去,停在下方的一片空地上。“新引进的318汽车旅馆和TINA庄园,就将落户这里。”刘仁俊的语气中充满憧憬。
而他手指划过的河道范围,正是新津羊马河(斑竹林)湿地公园的所在区域。这片正在积极完善打造的湿地公园,为斑竹林引进新项目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目前,斑竹林所在的兴义镇正以“全域旅游”为目标,倾力打造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4A级景区,并计划在2017年完成《兴义镇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配套专项规划;自2018年起用3年时间,加快镇区景区化、村庄景点化、村居景观化进程,逐步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把兴义镇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示范镇。
2014年9月,新津正式提出“全域湿地”的发展构想和建设“湿地之城、湿地新城”发展战略,将湿地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正是期望将“湿地总面积达到3300公顷以上,约占全县国土面积10%”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的“增长极”,进而带动产业发展惠及全域居民。
目前,百溪堰湿地公园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白鹤滩(含杨柳湖、谷底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加快推进,羊马河(斑竹林)、团结岛湿地公园也在加紧推进。
未来5年,新津将对全县拟建设的多个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或保护区陆续进行梳理和资源整合,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合理发展生态湿地旅游产业。重点强力推进羊马河(斑竹林)、团结岛、百溪堰等6大湿地公园建设;利用滨河健康绿道(河堤)、绿廊(滨河景观防护林带)、具有乡村野趣特色的农田村道等设施,打通各大湿地公园之间的交通脉络,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长度逾50公里的循回式生态湿地游览路线,实现湿地公园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湿地之城美景。
“表面上看,因为湿地建设,我们牺牲掉了一些经济增长,但在未来,立足于‘全域湿地’的生态旅游,必将是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津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