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开建国家湿地公园有想法 柳笼石坝生态护堤
7月17日,海拔3500米的松潘岷江源葫芦沟,43岁的本色和四五个村民编起了柳树笼。“柳树是从30公里外山上拉来的,专门用来编织柳笼。柳笼用来装石头,用它来筑坝拦水恢复湿地。”本色一边编着柳笼,一边与记者攀谈,柳笼的枝条与挡下的泥沙一起易生根发芽,形成生态护堤,对湿地恢复有明显作用。
葫芦沟所在区域是正在建设的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这是去年获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资格、松潘建设的 湿地公园。
松潘县环林局副局长李正林告诉记者,目前,县上已成立了湿地管理局,编制完成了《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计划投资3444.67万元,到2020年力争建成集保护、恢复、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岷江源头高原泥炭沼泽—溪流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示范工程。
岷江源湿地公园呈东西走向,西起海拔4300米的弓杠岭,东至“九环线”。在李正林看来,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是岷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整个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的一个关键节点。
如何建好这个湿地公园?根据功能性质、景区特征和资源分布,湿地公园将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今年重点启动10处湿地恢复,恢复湿地面积11568平方米;实施人工种树种草恢复五处湿地植被,面积共计8309平方米。“一开始,并没想到用柳笼石坝拦水还湿。”项目施工经理赵杰告诉记者,他们原计划用钢筋、水泥来筑坝拦水,后又计划用铁丝网、编织袋装石拦水,均因担心污染水源,一一否决了。最终采用更为生态的高山柳干或多年生的枝条编织成笼,笼内装石筑坝,将侵蚀沟水拦截聚集起来,形成缓水水面,将退化的湿地进行人工淹没,经一定时间后完全恢复原有湿地特性。
如今,水晶乡寒盼村61户村民轮流在此打工编织柳笼,已完成五处湿地恢复。“每天有200元的工钱。”村民杜庆说,尽管很辛苦,但他很乐意,“湿地公园建好了,变漂亮了,才有游客来。”
湿地公园建好后,松潘县计划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湿地公园自然、人文特色,提升湿地公园建设价值,将其建设成富有个性的旅游休闲景点,形成与九寨沟、黄龙自然资源优势互补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