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戏:神农溪上一朵跳动的浪花

时间:2015-05-09 23:21:44 来源:搜狐

  堂戏,这一流传于恩施州巴东县神农溪流域的民间小戏,属全国380个地方剧种之一,与南剧、灯戏、傩戏、柳子戏一起被誉为恩施州民族文艺“五朵金花”。在巴东县,酷爱堂戏的本地人把她比作神农溪上一朵跳动的浪花。曾经有一位来神农溪漂流的外地游客在欣赏巴东堂戏时深情地说:“今生今世,巴东堂戏是我梦中永远的‘新娘’。”

  关于堂戏的起源,根据堂戏老艺人口头传述有两种:一说起源于唐朝,薛刚大闹花灯闯祸后,避难于神农架林区为王,编歌唱戏,娱乐将士,以后便在巴东江北与神农架相邻的一带流传开来,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而富有地方色彩的剧种,有“堂戏即唐戏”之说。另一说起源于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流落在平阳坝、沿渡河、罗溪坝一带的川剧艺人钟德和传艺于巴东的民间艺人周怀德、周怀祥等人,将川剧与本地“花灯”等民间小调相融合,逐步发展而成,因此又有“堂戏三百年”之说。

  堂戏真正盛行于明末清初,当时由饰扮的一男一女(男扮女装),面部用红、白黑点缀,于堂屋大方桌上,以“左一右二进三退四”的步法,绕四角踩碎步(三步半)而舞,艺人称:“脚踩升子底”。后转向地面稿荐上(四人),又称“稿荐戏”。其表演特点是:碎步踩踏,锣鼓伴奏,唱花鼓调。后来搬上了“草台”,花鼓子增加了故事情节,同时不断融进了本地小调、号子,随灯班演出(灯杂戏)。此后,灯杂戏逐渐脱离灯班单独演出,又相继融入梁山“胖筒筒”腔、湖南“南调”及外地剧种(如川、汉剧等)表演程式,从而发展为堂戏。历经几百年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反映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题材的经典地方戏。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