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余额宝”的十年兴衰
兴业全球基金 钱敏伟
近期,正当几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向传统金融业发起宣言式挑战之际,连接了电子支付和基金理财行业的“余额宝”产品成功推出,引发了电子支付和金融业的跨界热议和叫好声。其实,这一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十几年前已有实践,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回顾和借鉴。
全球知名的网上支付公司Paypal成立于 1998年。回顾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程,首先,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成功的长尾案例。长尾理论,即把数量庞大的微小客户汇聚起来,从而可以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Paypal的客户账户数以亿计,其中大量的小余额账户就属于“长尾”,这些游离于传统商机之外的客户群,被Paypal以货币基金的方式汇总起来,其规模在2007年达到了巅峰的1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规模排名中游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水平。
其次,从Paypal的角度看,做货币市场基金并不是为了赚资产管理的钱,也不是为资管销售业务探路。 Paypal运作货币基金的主要目的还是为客户提供理财便利、吸引更多的沉淀资金、提高客户粘性,这点和今天支付宝的考虑是一样的,虽然不会带来直接收益,但所带来的潜在好处是战略性的。
货币市场的收益率是否有对客户有吸引力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力。
不过,2008年以后,美国施行零利率政策至今,基金公司大多通过继续放弃管理费用来维持货币基金组合不亏损,所有货币基金的业绩都超低,Paypal货币基金的收益优势丧失,规模也逐步缩水,Paypal最终在2011年选择将货币基金清盘。 Paypal基金的暂时谢幕并不代表这种创新的失败,很可能在环境变好时,Paypal又会重开货币基金服务。
回到国内,余额宝的核心逻辑与Paypal货币基金如出一辙,操作的实质也都是将账户余额外包给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一产品创新既是支付宝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突破点,对用户也是一个“何乐而不为”的更优选择,而基金公司不仅在盘算网上支付行业数百亿的沉淀资金,而且对支付巨头的庞大客户群、及与其深度合作所产生的潜在正能量兴趣浓厚,再加上国内的利率环境也算比较适合货币基金的发展,因而最终形成了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市场化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