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抢得头啖汤 超级电视的超级故事(5)
在乐视送出去七八千个机顶盒之后,政策松动了。2011年10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通知。该通知允许视频网站的内容直接或者通过机顶盒进入到电视机屏幕,但前提是必须与牌照商合作,而且内容必须接受管控。
2012年1月12日,乐视网与七 照方之一的中国网络电视台(下称CNTV)达成战略合作。乐视网的机顶盒业务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进入市场销售,这为乐视的平台战略打开了一个切口。
但在贾跃亭看来,这只是占领存量市场——让那些已经购买了高清电视的用户间接成为乐视的用户。他更在意的,是要占领增量市场——让那些要买电视或要更换电视的用户直接成为乐视的用户。那么,乐视就需要自己去造电视。
“一定要做硬件”
其实,在乐视之前,已经有了诸多先行者想要占领客厅,只不过,他们都以失败告终。
早在1999年,微软就耗资数十亿美元,向中国消费者推出“维纳斯计划”。这个宏大的计划试图通过嵌入微软操作系统的“神奇盒子”,将中国人使用的3.2亿台电视机变成电脑。而结果正如该计划所命名,美丽却断臂,最后渺然人间。
微软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后继者。2006年,在广受欢迎的iPod推出五年后,乔布斯急于开发一种更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但这款推出的新产品不是iPhone,而是Apple TV。和微软的神奇盒子一样,这款过于超前的多媒体机成了最失败的数码产品之一。幸运的是,乔布斯挺过了艰难时刻,继续研发并推出了iPhone,才使苹果大放异彩。
随后加入这一战局的还有索尼、谷歌,中国的盛大等,但这些产品最终都和Apple TV一样,没能占领人们的客厅。
正因为如此,当贾跃亭提出这一想法时,乐视内部亦不乏反对之声。但在这件事情上,贾的态度很强硬,“为什么一定要做硬件?硬件是为内容、应用服务的,只有好的硬件才能够让服务、内容、应用体现出更好的价值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贾跃亭喜欢拿苹果作比,“为什么苹果体验那么好?就是因为从CPU开始,到硬件设计、iOS软件设计,再到App Store,几乎核心应用都是由自己的团队完成。”
但问题是:乐视之前的经验都不在硬件方面,能找谁呢?谁又会愿意合作呢?
贾跃亭首先想到的,是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然而,要说服这样一个巨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刘弘透露,乐视团队曾几次约访富士康高层,但都没有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