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2年高考 消除对高考状元的焦虑

时间:2012-07-13 08:30:03 来源:浙江高复网

     每年高考放榜,所谓“高考状元”总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在高考中叱咤风云的考生,在以后的人生中还能不能在事业上继续领跑也总是人们咀嚼的话题。早前,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称其调研了1977到2009年间,包括安徽、云南等省份的124名高考状元,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状元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近日,也有媒体调查了1977年至1999年间湖南24名状元的职业状况,竟发现也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无闻,还有的成了全职太太。

有人站出来为高考制度辩护,认为“在那个年月,高考是中国最为公正的竞争规则”。确实,直到今天,高考制度仍然无可替代。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高考制度的正确与否,而在于社会到底应怎样看待“高考状元”。不少地方已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状元秀”并没有真正降温,一些机构甚至因此搞出“举报”状元的噱头。缘何如此?实乃“状元”之产出已牵扯诸多利益纠葛。学校希望自己的学生独占鳌头,以期在来年可以招徕更多优质生源;培训机构希望自己学生勇夺高分,来年就不用再担心没有收入来源;甚至出版机构也希望借着“状元”的东风,让自己的教辅书籍大卖热卖……所有在利益链条上的人都在明示暗示:看吧,跟着我走,你就是下一个“状元”。


“状元”是一个成功者,但是,成功的定义仅限于那一次高考。如果高考再来一次,谁能担保自己依然傲立潮头?更莫说在变幻莫测的人生过程中,谁又能保证自己笑到最后?“炒状元”的热潮让一些状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过度的优越感,一旦在现实中遭遇挫折与失败,便承受不起巨大的心理落差,还有的过分沉醉于学习,智商高了,情商不高,适应考试却难以适应社会。如此一来,在“状元秀”现象的反面,竟形成了“状元不成才”现象。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把状元们都“打死”,还是有一些状元凭借自身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傲立人前,但从整体上来看,状元们的成就确实未达到社会预期。

状元未必成才,非状元亦未必不成才。与其讨论状元能否成才,倒不如摘掉环绕在状元身上的光环,将状元请下神坛,以平常心待之。而要消除社会对状元成才的焦虑和担忧,学校、媒体、家长和社会机构就不要将追捧和炒作状元当成逐利工具,乐此不疲,使得“状元”们的正常心智发育受到扭曲式影响,反而耽搁了他们的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放下状元”,放逐应试教育的功利心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年人才,恐怕比单纯炮制和炒作所谓“状元”要有意义得多。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